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外匯儲備突破二萬億美元 藏匿新隱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5 11:18:00  


 
  如何實現外儲保值已成為中國當局必須面臨的一大挑戰。今年以來,美聯儲、歐洲央行相繼採用了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長遠來看,美元的貶值幾無懸念,並由此引發大宗商品漲價。專家指出,為避免外儲屆時出現這種“雙重損失”,外儲結構調整和有效利用顯得尤為關鍵。

  在諸多有效利用外匯儲備的主張聲中,增加購買戰略性資產、增加能源和資源的儲備,一直呼聲很高。但專家指出,中國作為國際市場上的大買家,一旦重倉介入某種資產或大宗商品,自然會大幅拉高這種資產的價格,反而會帶來不必要的儲備損失。

  鼓勵企業走出去正成為當局化解外匯儲備風險的一條途徑。“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降低國內外匯儲備,通過貸款換石油等具體方法,我國把部分美元資產轉換成油氣等資源類資產,對於調整外匯儲備結構、推動外匯儲備的多元化、抵禦金融風險將發揮積極作用。”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說。

  據悉,上半年中國石油化工企業相繼與俄羅斯、巴西、哈薩克斯坦、委內瑞拉等國簽署了一系列總價值達440億美元的“貸款換石油”協議,這些均被市場視為利用外儲支持企業走出海外的成功案例。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對於化解高額外匯儲備風險,這些方法僅僅是“治標”而非“治本”之策。社科院世經所所長余永定指出,這也許能解決外匯儲備中的存量問題,但它無法解決流量增長問題。他認為,目前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儘快採取措施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實現經濟的均衡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