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清華大學國力報告:2035中國GDP或超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5 10:13:40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清華大學昨日發布《上升中的中國國力與國際地位與作用》,稱中國經濟還可高速發展20-30年,但中國也只有經濟總量可能成為超級大國,軍事實力、國際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不可能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因此中國不是綜合超級大國,不是下一個美國。

  中國經濟還可高速發展20-30年

  南方都市報報道,《上升中的中國國力與國際地位與作用》撰寫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楚樹龍昨日說,根據過去60年東亞經濟發展的歷史預測,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還可以保持20-30年。早則本世紀20年代中後期,晚則40年代中期,中國的經濟總量可能超過美國。

  他說,考慮到各種因素,中國GDP超過美國的時間點應該“比較接近2035年前後的某一年”。

  但楚樹龍說,中國也只有經濟總量可能成為超級大國,在意識形態、軍事實力、文化等領域,中國都無此目標和戰略。

  他說,儘管中國已是世界政治大國,但中國政府無意於成為意識形態大國,同時,中國也沒有目標要成為像美國和蘇聯/俄羅斯那樣的世界超級軍事大國,中國政府所確定的國防現代化的內容和目標非常有限,軍事建設步伐也是逐步和緩慢的。

  而在文化和軟實力方面,儘管五千年積澱下來的中華文化光輝燦爛,但中國人也沒有要把自己的信念、價值觀、文化傳向世界的動力,而是主張世界的多樣化,各種文化、文明之間的和諧。

  他說,因此中國不會成為一個綜合超級大國,“不會是下一個美國。”

  中國與其他大國崛起模式不一樣

  楚樹龍解析,實際上,德國、日本、蘇聯等近現代世界大國強國的崛起模式也與中國很不一樣,甚至截然相反。

  他說,德國、日本、蘇聯等國家是先發展經濟、技術、軍事等實力,然後依據增長的能力要求更高的國際地位與影響。但中國的崛起模式是:先成為世界大國,先有較高的國際地位和影響,然後再彌補其實力的不足,使得其實力與地位更加名副其實。比如中國經濟實力一直不夠,所以一直在加油發展。

  楚樹龍說,因此中國事實上是一個“上升的維護現狀的力量”,中國是在崛起、上升,但與此同時,中國是一個滿足的、維護現狀的力量,未來中國在世界事務中也將發揮積極、應有的作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