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加坡學者:中國省政與政治改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4 14:23:46  


  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今天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探討中國省政與政治改革。文章說,至少從中央地方的關係而言,中國還沒有從制度層面完全解決國家統一的問題。中央能夠控制省主要是因為執政黨所具備的強制力,而非基本制度。一旦當中央被這樣那樣的因素所弱化的時候,就會很快造成強省、弱中央的局面。

  中國的省都那麼大,一旦民主化,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從世界各國民主化的經驗來看,不能排除在規模很大的省或者其他地方政權一些出於私利的政治人物利用民主化來追求地方主義,甚至是鬧獨立。直轄市和縣(市)都是未來中國民主政治的單元,它們都沒有任何獨立的可能性。

  文章說,本欄在前幾周討論了為什麼中國要進行縣政改革,並且提出了中國中央地方關係改革的方向當是虛省實縣。因為已經論述了縣政改革,這裡專門討論中國的省政改革和中國的政治改革的關係。

  對省政改革的呼籲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情。自晚清以降,已經經歷了很多波的討論。不同時代的人就如何改革省政提出過不同的概念和方法。在不同時代,政府也會對省政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在漫長中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中,中央和地方關係都是圍繞著省政的作用來展開的。尤其是清朝解體之後,更是圍繞著國家的統一問題來討論省制改革。人們所提出的各種方案包括虛省、縮省、廢省、興省等等的中心,都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及其省在中國政治的作用問題。

  今天再次提出省制改革具有更豐富的意義。仍然可以把省制改革放在國家統一和國家建設的內容中來加以討論。儘管經過近百年的革命,中國已經成為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但這並不意味著國家統一不會再出現任何問題了。至少從中央地方的關係而言,中國還沒有從制度層面完全解決國家統一的問題。中央能夠控制省主要是因為執政黨所具備的強制力,而非基本制度。一旦當中央被這樣那樣的因素所弱化的時候,就會很快造成強省、弱中央的局面。這種情況在歷史上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了。如何弱化諸侯的力量是歷朝歷代所要關注的事情。

  但是今天討論省制改革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如何強化中央的權威或者地方政府的權力把改革推向深入。中央地方關係已經成為中國改革的其中一個最大的制度性制約。中國在毛澤東和鄧小平的強人政治時代,中央處理中央和地方關係沒有什麼大的困難。毛澤東時代對中央地方關係作了幾次調整。鄧小平時代,省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改革角色。無論是集權還是分權,中央政府都是占主導地位的。分權就是中央政府授權在各省從事改革事業,例如八十年代的廣東。儘管中央裡面有不同的聲音,但中央還是能夠保護地方的改革的。另一方面,一旦中央權威被弱化,中央領導層還是能夠把權力收回來。這尤其表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的選擇性經濟集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