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希拉里訪非洲凸顯美國四大戰略目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1 00:29:45  


希拉里訪非之旅凸顯了美國對非洲的四大戰略目標。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評論員 劉飛濤)8月3日,在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加納僅三周之後,國務卿希拉里便踏上了非洲之旅。此行,希拉里訪問肯尼亞、南非、安哥拉、剛果(金)、尼日利亞、利比里亞及佛得角七個國家,足跡將踏及東非、南非、中非、西非等撒哈拉以南四大重點區域。奧巴馬政府上任僅過半年,總統及國務卿就相繼訪非,這在美非關係史上尚屬首次,具有極強的象徵意義。就其行程及議程安排而言,可以說希拉里訪非之旅凸顯了美國對非洲的四大戰略目標。

  一是安全與反恐。希拉里首站訪問肯尼亞,並非完全由於奧巴馬總統與肯尼亞的血緣關係,重要的是肯尼亞位居東非南下北上、東出西進的戰略樞紐,同時也是該地區的政治、經濟及金融中心。上世紀90十年代,肯尼亞曾是美干預索馬里及盧旺達種族屠殺的前沿基地,達爾富爾問題出現後,又成為美國對南蘇丹進行干預的重要依托。近年來,索馬里海盜猖獗、基地分支索馬里青年黨的勢力不斷壯大,嚴重威脅美國在非安全利益。這是希拉里訪問肯尼亞期間與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總統艾哈邁德會晤的主要議題。肯尼亞的戰略地位由此亦可見一斑。正是考慮到肯尼亞在東非的戰略地位,美國儘管對肯尼亞2007年選舉騷亂的處理心懷不滿,但仍視肯尼亞為其在東非最重要的戰略夥伴。

  二是穩定和擴大石油及礦產資源來源。希拉里對安哥拉、剛果(金)及尼日利亞訪問的主題是能源與資源外交。安哥拉目前已超過尼日利亞成為非洲最大的產油國,美國7%的石油進口來自於該國。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大的國家,境內尼日爾河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石油蘊藏地。目前,美國在尼日利亞石油及服務業的投資超過150億美元,美8%的石油進口來自尼日利亞。剛果(金)東部地區至今仍是非洲戰亂頻仍的地區之一,據認為該地區針對婦女的暴力犯罪十分猖獗,希拉里訪問該國固然與其維護婦女權利的信念相符。但另一方面,該地區錫石、黑鎢、鈳鉭鐵礦和黃金等稀有金屬儲量巨大,製造燈泡、電腦、MP3音樂播放器和電子遊戲機等產品都需要用到這些礦產,特別是黑鎢,是手機實現震動功能的必備材料。顯然,與上述三國維持良好的能源與礦產生產及供應關係,事關美國的能源與資源安全。

  三是擴大貿易與投資。希拉里訪問肯尼亞的第一項議程是參加第八屆“非洲增長與機遇論壇”年會,向非洲國家傳達奧巴馬政府加強對非援助並致力於探討新的發展援助模式的信息,目的是擴大美非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在美國看來,通過《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非洲產品進入美國的市場准入已經不成問題,核心的問題在於非洲商品缺乏國際競爭力。非洲國家當前的發展重點應當是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為此非洲國家應消除或降低投資壁壘,以便吸引美國投資,推動本地經濟轉型,增強非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據此,美國試圖說服以南非為首的非洲國家不要追隨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大國在多哈回合談判中的保護主義立場,從而為美國資本大規模進入非洲掃清障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