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8月16日電/台軍這次救災,第一個該檢討的對象是“三軍統帥”馬英九。
中國時報特稿指出,八八水災發生之初,馬英九似乎把統帥權放在抽屜,忘了拿出來用,才會於災害第一天打電話給北市消防局調膠舟,而非行使統帥權,下令軍方全力動員救災。救人救災,就是搶時間,馬英九有這個權力,卻不好好運用,當然失職。
“監察院”調查八八水災責任,第一個該約談的就是馬英九,並要求他詳細說明災害後的七十二小時,他與軍方間的所有接觸,如軍方曾向他報告過什麼事?他又做過什麼裁示?
第二個該檢討的就是“國防部長”陳肇敏。自肅貪案後,台軍形象幾乎跌在地上,歷任“國防部長”,從沒有一個是“內閣”民調最後一名的,陳肇敏開了首例。
八八水災正是軍隊重建形象的機會。軍方若於災後第一時間快速投入兵力,“不待命令”主動救人救災,不但沒人會責怪,反而滿心感激,軍方卻錯失機會;軍方初啟救災的被動,更加速了民眾對政府信心的潰散。
第三個該檢討的就是“國防部”。第一線救災工作,遭災民指責是常事。即便是九二一大地震,軍方初始也受到災民指責,當時的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也曾公開批評軍方未適時空投物資到學校,唯軍方沈默以對,第一線救災指揮官高華柱說:“‘國軍’不是千手觀音,無法面面俱到,沒辦法照顧到每一位災民,是救災部隊最大的遺憾”。
九二一大地震,軍人舖天蓋地地搶救災區,許多部隊更是深夜摸黑主動救災,仍受責難,但大家忍辱負重,救人第一。
當時全台大停電,電線桿全都倒了,軍方仍出動預警機做為中繼轉接,硬是把災區通信接通。
這次八八水災,軍方不但被動,而且遇到災區地方首長抱怨,竟開記者會反擊。此外,只要遭到質疑,軍方就會強辯,如災區淹大水、投入兵力也沒用;災區停電,所以無法建立通信等。
諸多強辯之詞,似是而非,無非想掩飾救災遲緩之過。
同樣的大災難,百年難見的強震、百年難見的水災,相隔十年,“三軍統帥”和“國防部”,這次做得少,辯得多,還不該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