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教育部擬調整44個漢字寫法 引發爭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0 15:40:37  


44漢字“整形”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8月12日,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表示,根據學術界反覆討論的結果,教育部決定漢字原則上不恢復繁體,這一表態終結了一段時間以來漢字簡繁之爭。 

  同日,教育部就剛剛研製出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瞬間引起另一輪爭論:正在徵求意見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不僅恢復了51個異體字,還擬對44個漢字“動刀整形”,調整其寫法。對此,有網站進行了網絡調查,在該項調查中,多數網友表示反對。

  44漢字“整形”

  《天府早報》報道,按照這份《通用規範漢字表》,“琴”“親”“魅”等44個漢字在專家倡導下進行了寫法調整。

  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後一筆由“橫”變為了“提”;“唇”字的廠字頭由半包圍結構調整成了上下結構,“親”“雜”“殺”等字底下的“竪鈎”改為“竪”,最後一筆由“點”改成“捺”……

  對於異體字,新研製的字表收入了51個異體字,主要用於人名和地名,其中包括人名中常見的“喆”和“淼”。對異體字不再簡單提“淘汰、廢除”,但在使用上有明確要求。

  此外,既然漢字原則上不恢復繁體,為何這一次有6個繁體字納入漢字表?對此,《通用規範漢字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寧教授表示,現在恢復的繁體字都是必須恢復的,“比如硃砂的‘硃’,這是一個科技用字,但恰恰是一個繁體字,你不拿出來,有些科技地方就沒有辦法說,所以這個字不能不恢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