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民黨雙週報:大陸影響力加速進入遠東地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4 09:11:19  


俄國先前對是否開放遠東地區給外國,尤其是有邊界相鄰的國家,內部曾有相持不下的意見。
  中評社台北9月14日電/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559期文章說,中國大陸影響力加速進入俄國遠東地區。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一、前言 

  2009年6月中旬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抵達莫斯科進行國是訪問。兩國簽署聯合聲明除重申友好合作外,重要的事件為兩國官員在領導人見證下簽署一系列兩國合作協議,其中最重要的是兩國有關能源合作的協議。此協議不僅雙方合作金額數量龐大,最重要意義在於俄國改變長久已來俄國遠東地區“鎖國”政策,開放給外國投資,尤其是與遠東地區有領土相鄰的中國大陸,這對俄國而言可謂一大突破。 

  二、俄中能源交易成為兩國關係新動力 

  2009年4月下旬中國大陸正式與俄國國營石油公司及國營管道公司簽署協議,中方將貸款250億美元給上述兩公司以交換遠東地區輸油管道由俄國Skovorodino(黑龍江岸俄國城市)直抵中國大慶。這項交易就商業而言對中國大陸並非有利。中國大陸方面或許在原油購價上有所遲疑,但此次交易讓中國大陸獲得在俄國遠東地區地緣戰略上的利益,因為此次全球經濟危機不影響俄國掌控遠東地區的能力。俄國方面現在以正面的態度看待中國大陸投資中亞國家。開放遠東地區給中國大陸投資,並正面看待中國大陸對中亞的投資,此舉顯示俄國已改變對遠東地區及中亞的政策。俄國的“門戶開放”政策使中國大陸在此兩區域內的影響力大幅提升。在俄國遠東地區及中亞地區新的區域秩序正逐漸成形。中國大陸將逐漸成為該區域的安全管理者,中國大陸首要目標即確保自身的投資能安全無虞。 

  俄國先前對是否開放遠東地區給外國,尤其是有邊界相鄰的國家,內部曾有相持不下的意見。俄國現今經濟情況下已無法開發遠東地區後,在2008年底便邀請中國大陸參與,兩國同時商議此次簽署協議的貸款事宜。俄國學者專家指稱莫斯科此舉已損害自身在東亞政策方面的戰略理論基礎。上述戰略理論的前題為俄國運用遠東及西伯利亞地區能源輸出所獲得的豐厚盈餘來開發該地區,並使俄國全面融入東北亞成為該區域主要強權。但結果是上述政策是失敗的。 

  俄羅斯總統梅德維傑夫(Dmitri Medvedev)5月中旬宣布,除非中國大陸大規模投資遠東地區,否則俄國開發遠東計劃將無法實現。由於俄國外貿大幅衰退,俄國經濟急速萎縮。今年前5個月俄國外貿縮減1/3,今年GDP預期將下降8%,俄國政府目前已緊急削減預算,並被迫採行應對危機的政策。 

  梅德維傑夫坦承遠東地區經濟發展無法依賴俄國與歐洲的關係,而是必須仰賴與亞太地區主要伙伴國家的關係。梅氏亦強調遠東地區的發展戰略必須與老工業基地更新的中國大陸振興東北計劃相協調。俄國安全會議秘書帕圖雪夫(Nikolai Patrushev)將軍隨後承認遠東地區基礎建設薄弱,強調遠東地區最重要事項:“與鄰國發展跨境合作、提升運輸能力、開發木材加工的基礎設施及能力、水產加工、提升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當俄國國內自由派及其他人士持續發出警告,指出俄國開放遠東地區將導致中國大陸勢力入侵時,俄國政府發言人則發言讚賞俄中關係目前為歷史最高點。俄國副外長魯巴可夫(Sergei Rybakov)稱讚中國大陸在中亞投資很透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