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朱鎔基當年主持財稅改革 項懷誠披露細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6 08:36:44  


退休六年來一直刻意保持低調的朱鎔基以一本新書《朱鎔基答記者問》的出版重新回歸公眾視野。
  中評社北京9月16日電/新中國成立六十年大慶前夕,退休六年來一直刻意保持低調的朱鎔基以一本新書《朱鎔基答記者問》的出版重新回歸公眾視野,引發國人對其鮮明個性及引領中國經濟改革十餘年勇闖地雷陣的回憶。 

  新華網消息,在海內外諸多媒體詳細解讀該書的主題、內容及出版前後的細節細致披露之際,最新一期出版的《讀書》雜誌刊發對前財政部長項懷誠的訪談。這本多年為知識界頗為看重的雜誌披露了朱鎔基當年主持中國財稅改革時的詳細經過。 

  據項懷誠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中央財政收入嚴重不足,甚至被人稱為“懸崖邊上的中央財政”。一九九三年七月,全國財政、稅務工作會議召開,時任副總理的朱鎔基對與會人員說:“在現行體制下,中央財政十分困難,現在不改革,中央財政的日子就過不下去了,(如果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到不了二000年(中央財政)就會垮台!” 

  一九九三年經濟過熱,通脹率走高。當時中央派了十三個部長到二十六省市調查研究。部長們回來後寫成的文件十三條,十三個部長一人寫一條,拿到國務院討論,朱鎔基當時是主管經濟工作的常務副總理,他開玩笑說十三條不吉利,要加幾條,後來形成了十六條——中共中央六號文件,為經濟體制改革打下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對於分稅制的展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項懷誠還回憶道,時任常務副總理的朱鎔基親自帶隊,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帶領相關部門的官員先後走了十三個省,面對面地算賬。除了廣東、海南,項懷誠幾乎都跟去了,每次隨行都不輕鬆,經常加班加點,有的時候通宵達旦,車輪大戰。事後朱鎔基曾半開玩笑地說,那段日子是東奔西走,南征北戰,苦口婆心,有時忍氣吞聲,有時軟硬兼施。總算談下來了,我自己則掉了五斤肉。

 項懷誠還坦言了當時就以一九九三年為稅收返還基期年與朱鎔基之間的爭論,而現在回頭看,他心悅誠服:這個政策說明,在推進重大財稅改革時,必須要取得地方政府的強有力支持。這是必要的妥協,這個代價必須付出,這一讓步爭取了民心,統一了思想,保證了分稅制改革的順利推行。因為這場宏觀經濟體制改革如果進行不下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一句空話,它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奠基的,對中國來說,它是經濟發展、長治久安的基礎。朱鎔基說過一句話:“對財稅體制取得的成功,怎麼評價都不過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