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G20在即 中國促IMF投票權“對半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6 09:04:43  


 
  抗衡歐洲聲音 美擬邀星泰參加G20

  下周的G20峰會,將成為歐美的主要政治角力場。除了由誰“讓出”IMF投票權給發展中國家外,歐美在如何具體防止濫發花紅、加強銀行優質資本上,也基於各自利益而明爭暗鬥。日本經濟新聞本周便報道,華府考慮邀請新加坡和泰國,分別代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和東盟,參加G20匹茲堡峰會,以“反映發展中國家意見”為名,牽制歐洲,預料兩國可能派財長出席。

  報道指出,美國希望有了星泰這兩個亞洲國家的參與,能夠在金融監管和對抗暖化等議題的談判中,抗衡歐洲國家的聲音。歐美兩陣營目前正針對金融領域的薪酬和花紅問題起爭執,法德極力推動一刀切限制金融業發放巨額花紅,但遭英美反對。報道續稱,星泰兩國的參與,預計將有助G20就一些課題舉行實質會談,包括支持發展中國家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加強發展中國家在IMF的發言權等。

  智囊報告﹕美大國地位未動搖

  著名倫敦智囊組織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昨發表年度戰略調查報告,指美國雖受金融海嘯衝擊,但仍是國際大國,透過與盟國攜手合作,仍足以維持影響力及完成目標。

  “小多邊主義”舉足輕重

  報告稱,儘管美國經濟影響力有所減弱,但經濟危機卻也突顯了其他國家(包括公認的對手),仍要尋求華府去牽頭。報告指出,“幾乎所有國家,都希望華府在國際事務上,不要比之前數年更無影響力”,“美國的銀行體制縱陷癱瘓甚至幾乎破產,但危機亦顯示,美國能動用龐大資源應付狀”。不過報告同時指出,華府未來必須增強依賴其他國家來實現本國目的,而這正是美國總統奧巴馬現時所做的。

  IISS的報告也警告,不要假設中國必然會發展成為西方對手,因為今次危機顯露了北京依賴出口以及經濟上與美國的密切聯繫。中國持有約7000億美元美國國債,確保了它在維持美國投資和貨幣價值上的支持和重視。報告指儘管中國在軍政經各範疇都雄心萬丈,但主導亞太區的仍將是美國而非以中國為首的夥伴聯盟,何“在大部分國際議題上,美國依然擁有較中國大的機會,去湊合成觀點相近的聯盟”。IISS認為,今後舉足輕重的,就是這些“小多邊主義”(mini-lateralism)的聯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