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下任特首熱門人選 唐英年詳談“領導哲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9 08:44:48  


 
  我要講的題目是:領導--包容的藝術。這個題目可能會被好事之徒解讀為“包裝易容的藝術”,即是spinning。在傳媒如此發達的今天,to spin or not to spin 的確是現代政治操作中不能迴避的問題,相信很多人聽過,最差勁的謊言就是“我從來不撒謊”,稍為改動一下,最差勁的spin就是"I never spin"。我從來不懷疑良好的政治溝通技巧或傳媒策略的重要性,否則President Obama就不會因為自己一句失言,而要立即補鑊,請作為當事人的白人警察和黑人教授去白宮“啤酒釋前嫌”。但我想強調一點,絕對不能夠本末倒置,如果政策先天不足,思慮不周,再好的化妝也無補於事。

  不過,這個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對於政治化妝問題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新君王論》,又或者明年邀請傳言中的“心戰室”成員來現身說法。

  言歸正傳,我想先從清末林則徐一副對聯說起,這副對聯是他引用古人的話輯成的,下聯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大,因為能夠容納無數的大小河流。這句話說的是一種自然現象,體現的是一種做人處世的哲學。丞相肚裏可萦船,我認為,包容的胸襟是領袖人物應該具備的特質,也是現代政治的基本元素。

  包容首先是一種個人的修養,一種自省的能力和虛心、謙恭的態度。不少人有一種感覺,領袖人物應該英明神武,大小事務都洞悉先機,智珠在握。這是理想國的領袖。在現代社會,領袖需要面對和處理的問題,有很多是超乎他的認知和經驗,因此必須抱有不知為不知這種對自己誠實,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

  只有勇於面對自己不足之處,才有彌補的可能。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從領導團隊覑手。精明的領導會有胸襟,身邊能夠容納“叻”人,甚至是比他更“叻”的人,他更應該找一些在性格上能夠與他互補的人。換言之,如果你是勇往直前的人,最好身邊有人幫你勒挢,叫你“小心睇路”。

  很多人重視團隊對外時是否合唱和諧之歌,但我覺得好的團隊更大的價值是在內部發出雜音,刺激我們的思維,令我們不會痲痺,不會睡覑。歷史上有很多一言堂造成的悲劇,原因就是在領導層內部未能做到百花齊放,以致重要的決定沒有經過充分的論證,而單憑長官意志去行事。

  包容的另一重含意,就是對錯誤的寬恕。在講求“零容忍,重問責”的今天,提出這個論調似乎有點不合時宜,即是PIC — politically incorrect。雖然如此,我認為,領袖應該有能力分辨哪些錯誤可以寬恕,哪些犯錯的人值得原諒,又或者如何小懲大誡。目的只有一個,寬恕不是縱容,寬恕是希望犯錯的人可以放下包袱,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重新上路;有時候寬恕也是為了避免社會陷入無止境的爭拗,造成分化。其中困難之處在於要有準確判斷的智慧,有足夠理據說服那些堅持賞罰分明的人士,為甚麼寬恕會是最好的處理方法,更要有勇氣承擔因此而產生的後果和風險。

  談到這裏,就要測試所謂包容的限度,是否應該包容對手甚至敵人。已故美國總統John Kennedy在就職演說中提到美蘇關係,當時西方陣營與前蘇聯以及東歐集團的關係非常緊張。Kennedy是這樣說的:

  "Let us never negotiate out of fear, but let us never fear to negotiate.

  Let both sides explore what problems unite us instead of belabouring those problems which divide us."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即使對於隨時兵戎相見的宿敵,仍然可以釋出善意,嘗試求同存異,謀求以談判解決爭端。或者這只是出於外交和軍事策略的考慮,但無可否認Kennedy所傳遞的是一個包容的信息,如果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可能會錯失很多良性互動的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