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下任特首熱門人選 唐英年詳談“領導哲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9 08:44:48  


 
  再看另一則故事。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中美兩國仍處於冷戰期,我當時在美國讀大學。兩國出於戰略考慮,有意緩和關係。這個時候中國政府作出了一個很不尋常的舉動,邀請美國的乒乓球隊到中國訪問。之後中美由談判到建交,打破了冷戰的堅冰,緩和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也有助中國逐步重返國際社會。於是有今天我們都津津樂道的“小球推動大球”的故事。

  試想想,如果當時中美兩國只覑眼於意識形態的分歧,只想覑韓戰期間在朝鮮半島戰場上的你死我活,就不可能恢復正常關係。當然,這段歷史的另一層含意是,善意不能是單方面,只有高手過招,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毛澤東和周恩來遇上Nixon和 Kissinger,歷史得以改寫。

  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這是值得每一位領袖再三咀嚼的經驗之談。作為領袖,就要具備識見和胸襟,知道更遠大的目標是甚麼,有哪些原則必須堅持,有哪些地方可以妥協。領袖人物會明白,要讓對手有下台階,不要去得太盡;要懂得尊重對手,要有 agree to disagree的器量。贏家的上上之策是要令對家不覺得自己是輸家。

  接下來,我想談談政府施政的過程中如何體現包容的精神。

  要有效施政,我一直堅信,政府任何政策措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必須是以民為本。要做到這一點,政府不能夠脫離群眾,要放下身段,聆聽社會各階層的聲音。邱吉爾說過:

  "Courage is what it takes to stand up and speak; courage is also what it takes to sit down and listen."

  我們總覺得領袖應該是面對千千萬萬人,雄辯滔滔。不錯,這點很重要,但在高談闊論之餘,我覺得領袖更應該當一個好的聆聽者。在聽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即使自己有一套想法,也應該不斷以別人的意見甚至批評去衝擊自己的想法,有時候會因此而修正自己,有時候你會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因為你知道哪些想法可以抵受得住衝擊和考驗。

  聆聽的過程也是一個讓他人去參與的過程。香港早已告別精英政治的階段,我們不可能再以“我煮乜你食乜”的心態去施政,而要適應市民對於“吃甚麼”、 “怎樣煮”、“誰去煮”,都要有份話事的這種變化。

  有人會問,眾口難調,這樣煮出來的飯會好吃嗎?這是一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有幸作為在熱廚房中執鑊鏟的一員,我覺得,可以從幾個層面看這個問題。

  首先,食客有機會給意見,不好吃的話他自己有責任,多少會有點啞子吃黃蓮。其次,我們要相信群眾智慧,在七嘴八舌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得出好的結論。還有就是,廚師有責任給意見,根據自己的經驗,點出問題所在,讓各方面的想法都能夠充分表達,努力去營造共識,然後落鑊上䒷。當然,有了決定後,廚師就要勇於抓緊鑊鏟,不受干擾,煮好鰟碟Å。因為世界上總會有個別喜歡在旁邊加油加醋、添煩添亂的好事之徒,如果把持不定,結果就會是“大鑊”,而廚師就要“✈ 鑊”。

  各位,講求包容,覑重過程,是我從商界轉入政府工作後,最深刻的體會。

  商界人士的關注,比較集中在報表的bottom line,只有核數師對報表中的line items感興趣。而當老闆要看line items的時候,這不是很好的預兆,因為這意味覑要找地方削成本。近年來,企業開始比較注重商業道德和社會責任,這是一種進步,亦值得我們鼓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