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深圳研“一校兩制” 港深教育合作重大突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3 08:59:40  


 
  港深務實研討高教合作

  香港近年致力發展教育產業,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在談及香港大學在河套區的角色時表示,現約有6所港校對此有興趣,當局正研究可行性,並會繼續與內地有關部門商討,但受內地辦學條例限制,目前香港大學在未來5年內仍難以於深圳獨立辦學。

  前提解決學制學費問題

  另一方面,當局正與有關方面商討可否容許內地生入讀在港開辦的非本地本科課程,讓學生有更多升學選擇。

  深圳市政府副市長唐杰表示,兩地於高等院校、職業訓練、基礎教育等均可合作。他指近年深圳高等教育迅速發展,大學本科生去年約有1.6萬人,較2003年的7,000人增加逾1倍,但按深圳人口比例,大學生人數仍偏低,故歡迎香港的大學到深圳發展,而兩地大學可在信息科技、生命科學等範疇合作發展,但前提是解決有關制度及學費等問題。

  至於職業訓練方面,他表示長遠希望為職業技術人才打開升學路徑,如協助學員由中專提升至碩士程度等,把職業培訓與大學教育連接,香港可以擔當一定角色。至於基礎教育方面,他又鼓勵兩地學校可增加師生交流。

  理大深分部難開新課程

  理大協理副校長阮曾媛琪出席討論會時指,該校目前於深圳設立的產學研基地將於今年12月完成,把理大優勢引進深圳,雖然校方也希望於內地開辦一流大學但困難重重,如難以獲批新課程、教師北上工作的稅務問題、研究經費不能跨境運用等,她又指理大本身亦因宿位不足,未能招收更多非本地生入讀。 

  新安排紓緩跨境學童增速

  3間深圳學校獲推薦開辦港人子弟班,並獲准參與香港升中派位及應考香港公開試的“一條龍”配套,除為兩地教育合作跨進一大步外,其實亦有助解決跨境學童問題。早在今年4月智經研究中心的報告已提出,這類安排有助紓緩每天跨境到港上學的學童數目。學界認為,新安排可讓跨境童安穩地於內地父母身邊完成小學教育,待年紀稍長亦可直接返港升學,對其健康成長大有幫助,另一方面,一些收生不足的香港中學,亦可望受惠於有關安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