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深圳研“一校兩制” 港深教育合作重大突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3 08:59:40  


 
  跨境學童 來年破萬

  本學年跨境學童數目已增至9,000人,學界預料來年或會破萬,有關學生上下課時的交通安全及適應問題廣受關注。智經研究中心的報告便設有專門章節,討論於深設立港人子弟校及相關措施,協助解決問題。

  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副主席李少鶴認為,更多內地學校開辦港人子弟班及加入香港派位機制,令就讀的港人子弟有權選擇回港求學是一件好事。他指,近年越來越多的低齡跨境學童,返學相當不便,若未來他們可安穩地在內地父母身邊完成小學教育,並同時擁有未來可直接返港升學的機會,對其健康成長亦有幫助。

  返港升中 緩解殺校

  羅湖港人子弟學校校長廖翔顯指,該校為首批獲准參加香港中學派位的內地學校,政府未來若允許更多內地學校加入派位機制,可方便更多港人子弟銜接返港。目前一些香港中學因生源不足而面臨“殺校”,若未來更多內地港人子弟回港升中就可以幫助這些學校緩解危機,“我校現有約60名小六年級的港人子女,有32位有意在明年透過派位回港升學”。

  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鄭耀棠指,早於99年起已爭取於深圳設港人子弟學校,為居內地的港人子弟提供教育,減輕其跨境上學舟車勞頓之苦,當年已獲深圳市政府予提供土地支持,他亦計劃找贊助建造學校,然而當時的教統局常任秘書長卻因香港福利不能帶離香港,拒絕支持港人子弟學校。 

  盡早適應港制 家長歡迎

  繼早前深圳2所港人子弟學校獲准參加香港升中派位後,將再有3所深圳學校為港生開辦香港課程,更可銜接升中派位及新的中學文憑考試,在深港人對此紛紛表示支持,認為可方便孩子在年幼時留在深圳讀書,免卻跨境上學的長途奔波,也更易於照顧。

  年幼跨境學童 家長擔心

  由於不少跨境學生年紀太小,今年9月開學首天便曾出現“下錯車,上錯學”事件,引起家長擔心。不過他們雖然希望子女留在深圳就學,但不少人仍選擇在小學四、五年級時讓子女轉校返港,以盡早適應及銜接香港學制及課程。是次的新安排對有關家長為一大喜訊。

  經常往返深港兩地的周女士,女兒在其中一間將辦港人子弟班的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讀四年級,該校就讀港生超過百人。每星期都到看女兒的她表示,深圳的教育環境和學校硬件設施不比香港差,學風好而且老師質量高,對學校能提供香港課程及加入升中派位感到很高興。周女士又指,在香港,部分與她情況類似的家長未必能抽時間照顧孩子,擔心其容易學壞,但在深圳就有外公外婆等其他親人或保姆帶小孩,照顧比較周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