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創業板第一個交易日 首批28家公司今上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30 08:40:03  


  
  公司發行市盈率高低應由市場檢驗 

  [背景]數據顯示,首批上市的28家創業板公司,平均市盈率為56.7倍,而市盈率最高的鼎漢技術居然達82.22倍,遠高於A股平均水平。

  記者:這些公司股票的發行價高市盈率的形成有哪些原因?根本症結是否仍然在於發行制度?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創業板新股發行定價是市場買賣雙方充分博弈的結果。在創業板啟動前,證監會推動了新股發行制度進一步市場化的改革,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證監會不干預新股發行的定價,完全尊重市場對發行人的估值結果。

  首批上市公司經過了保薦機構綜合評估、優先推薦。發行詢價過程中,市場尤其是機構投資者對企業成長性普遍看好,並給出了相對主板較高的發行市盈率。從發行定價與機構投資者報價的對比情況看,首批企業的定價均接近各機構報價的加權平均數及從高到低排列的中位值,這說明發行人的定價充分考慮了市場的需求情況。從申購結果看,這28家公司網下的超額認購倍數平均為82.24,最低為大禹節水(32.67),最高為愛爾眼科(173.72),網上超額認購倍數平均為138.05,最低為華測檢測(79.37),最高為安科生物(256.41),仍較踴躍。

  另外,28家企業的高市盈率是根據2008年業績計算的,如果考慮到企業的高成長性,市盈率水平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投資者更多的應該關注公司的業績狀況,理性對待創業板市場投資,發行市盈率的高低最終應由市場去檢驗。

  為提高創業板新股定價的透明度,證監會要求上市企業及其主承銷商詳細披露詢價對象的報價情況並分析定價的依據。同時,結合創業板投資者風險教育,要求每家公司在發行時,都作專門的新股投資風險特別提示,提醒投資者全面關注投資風險。

  隨著市場的發展,證監會還將不斷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推進進一步市場化的價格形成機制,強化市場的約束機制,優化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繼續增強揭示風險的力度,不斷強化一級市場風險意識。  

  對企業上市前“股權頻繁變動”已強化信息披露 

  [背景]有媒體報道,首批創業板企業中有的企業在上市前夕股權變動頻繁,市場對此高度關注。

  記者:為何會出現此種情況?是否說明發行審核監管不嚴?當前,在發行審核中發現了哪些違規行為?應該如何防範?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證監會在審核中,確實發現當初申報上市的部分企業中存在一些違規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操縱財務指標。部分企業為了實現發行上市的目的,採取各種手段操縱操作財務指標。例如有的企業通過將研發費用資本化,遞延確認費用,提高當期利潤;有的企業通過收購同一控制下企業股權,從而在申報報表中確認收購前產生的利潤或虧損,來調節扣除非經常損益前後的淨利潤。

  ——編造經營記錄。如有部分創業板企業經營不夠三個完整會計年度,利用會計準則關於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業績納入申報報表的規定來編造經營記錄。

  對這些涉及發行條件的問題,中國證監會從嚴把握,否決了部分企業的申請。部分企業主動撤回了申請。

  此外,針對創業板申報企業的特點,證監會在發行審核工作中還重點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創業板企業的成長性問題。成長性是創業板企業的顯著特色,但創業板企業也具有業績不穩定的特點,因此,創業板發行條件對收入或利潤增長規定了最低要求。鑒於市場對創業板企業成長性的較高預期,證監會在審核中特別關注企業的持續成長能力。首日受理的企業中,部分企業2009年上半年淨利潤不及2008年全年的一半。對此情況,證監會要求企業對2009年度淨利潤能否保持持續增長作特別分析說明,並要求保薦機構綜合分析企業未來成長趨勢。已核准發行的28家企業中7家存在上述問題,有關企業均已做出盈利預測,說明其2009年度利潤仍將保持增長。

  ——創業板企業的股權變動問題。部分創業板企業股權變動較為頻繁,市場對此高度關注。已核准發行的28家企業中,5家存在申報前6個月內增資的情形。為此,證監會在審核工作中強化了這方面的信息披露,要求相關企業具體披露增資或受讓人的名稱,股東的基本情況及與其他股東和高管之間的關聯關係,涉及的股份數量、價格、定價依據及資金來源,是否存在委托、信托持股,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以積極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部分企業的新增股東已根據交易所上市委員會的意見作出股份延長鎖定至3年的承諾;要求保薦人、律師對股權變動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詳細核查,視情況要求所在地證監局進行實地核查。

  ——部分企業存在與業務模式和技術創新有關的經營風險問題。與主板企業相比,創業板企業規模相對較小,改制運行時間較短,業務模式和技術創新的成熟度有限,有的還存在對單一客戶或專業人員的依賴,存在不同程度的經營風險。為此,證監會在審核工作中一方面嚴格執行發行審核標準,對不符合發行條件或存在影響持續盈利能力情形的,不予核准;另一方面強化風險提示,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此外,部分創業板企業還不同程度存在規範運作方面的問題,如關聯交易較多、資金往來不規範、獨立性存在缺陷等。對此類問題,證監會在審核工作中要求企業及時進行整改,切實強化企業的規範運作意識,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力爭從源頭上提高創業板上市公司質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