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錢學森:科學之幟 民族之魂(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31 14:27:05  


錢學森和夫人蔣英
 
  普朗特、馮.卡門、錢學森師生三代作為世界現代火箭技術的先驅,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對世界火箭科研的發展一直起著主導作用。20世紀30年代,即使在美國,研究火箭也屬登不上科學殿堂的旁門左道。那時的火箭、宇宙飛行只能算是和科學幻想扯在一起的無稽之談。

  1936年6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弗蘭克.馬林納等幾個年輕人找到了馮.卡門,希望在他的航空實驗室做實驗,馮.卡門被這些年輕人的真誠打動了,破例允許他們在下班以後利用實驗室的部分車間,但不予經費支持,這便形成了包括錢學森在內的5人火箭研究小組。

  錢老晚年回憶道:“馬林納這個人很聰明,小組的其他幾個人動手能力也強,但他們理論上不怎麼樣,於是找到我,要我幫助解決一些理論計算問題。就這樣,我參加了火箭小組的工作。”那時,他們的工作既得不到理解,又沒有經費,只好靠打工掙錢來購買二手材料試制火箭。1937年5月29日,錢學森向小組提供了一份研究報告,這就是被小組稱為“聖經”的理論指導手册,它解決了火箭設計中的一系列問題。

  火箭實驗是非常危險的,還發生過爆炸,他們被全校師生稱之為“自殺俱樂部”。在學校實驗室發生爆炸後,他們就把設備搬到了一個名叫阿洛約.塞科的幹涸河床上。那裡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成為美國火箭研究的搖籃。多年後,錢學森參與編寫了美軍航空航天發展的遠景報告《邁向新高度》,並親自編寫了其中的五卷。《邁向新高度》被譽為奠定了二戰後美國取代德國在航空史上領先地位的理論基礎之作。

  作為中國“兩彈一星”的元勛,錢學森的貢獻當然功居榜首。然而令人驚奇的是,曾從歐洲大陸襲擊倫敦的臭名昭著的德國V1\V2火箭竟然也應用了錢學森的理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據被俘德國導彈研製負責人赫爾曼交代,其飛彈設計的關鍵技術正是應用了錢學森兩年前發表的一篇論文《超聲速氣流中錐形體的壓力分布》。

  主動選擇接受世界一流的科學訓練

  錢學森在學術上的不斷創新源於他主動選擇接受世界一流的科學訓練,為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36年,剛剛碩士畢業的錢學森赴加州理工學院師從著名的馮.卡門教授讀博士。來到加州理工學院的錢學森感受到了這所著名大學的民主學風和創新氛圍,他說:“在這裡,你必須想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說別人沒有說過的話。拔尖的人才很多,我想和他們競賽,才能跑在前沿。這裡的創新還不能是一般地邁小步,那不行,你很快就會被別人超過。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別人高出一大截才行。”

  錢學森果然說到做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