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最近,社會上出現“二次房改”的呼聲,引發人們對既買不起商品房、又難享受保障房的“夾心層”群體的關注。我國首次實行住房制度改革11年後,為何再現“房改”爭論?
“夾心層”住房難催生“二次房改”呼聲
新華網報道,談起房子,在北京某公職部門工作的李炘睿大倒苦水。這位南京大學的高材生月薪四五千元,在別人眼中,他的生活應算輕鬆如意,殊不知小李為了買房幾乎白了少年頭。
“北京市四環以內的期房均價已經過兩萬了,照這樣算,我攢一年的錢只能買一兩平方米。月薪是百兒八十地漲,而房價是三千五千地漲,收入永遠追不上房價,我們什麼時候才能享受到政策的照顧呢?”
李炘睿只是眾多“住房夾心層”的一個縮影。這個群體正在普遍受到高房價的折磨。今年上半年以來,在實體經濟尚未回暖的情況下,我國一線城市房價扶搖直上,其漲速、漲幅與經濟基本面“脫鈎”,遠遠超過了經濟回暖的進程。9月份,深圳商品房每平方米成交均價已超過2萬元,創下歷史紀錄,杭州、北京、上海等地房價也在近期達到或超過歷史高點。
隨著房價過快上漲,“夾心層”購房負擔越來越重,房地產市場購買力出現嚴重分化。據上海綠地集團內部人員介紹,該集團今年6月份推出的一個單套售價超過250萬元的高檔住宅項目,兩個月內銷售一空,七成購房者是現金支付;而推出的另一個單套總價不過幾十萬元的中檔小戶型項目,七成購房者卻是貸款買房。
針對房市的失衡現象,自去年下半年起,中國投資學會副會長劉慧勇、清華大學李稻葵以及住宅法專家李明等學者,各自提出了再次對住房制度進行改革的方案。由於是相對我國1998年首次實施住房制度改革而言,社會輿論稱之為“二次房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