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美國華人家長談子女教育問題 困惑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2 00:05:39  


 
  我的一位華人朋友為了讓孩子能擠進排球校隊,她讓孩子從七八歲時起就開始苦練。幾年過去了,這孩子終於成了被書包壓得幾乎直不起腰來的美國高中生,並順利通過測試進了高中排球隊。可好景不長,沒過幾個月,這位華人孩子不幸被踢出了校隊,由一個球技不如她的美國孩子來代替。這種純粹的憑主觀判斷而不需分數來評判的選擇,與偏見和歧視誰能分得清楚?中國孩子委屈地哭了,她的母親除了嘆氣與困惑不解,她還能做什麼呢?據說,學校的那位美國體育教練像法官一樣鐵面無私,似乎毫無通融的可能。明知不公平,大人孩子也只好認了。多年前有句相聲台詞,完全可以演繹這個現象: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美國名校偏愛體育健將,這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雖說如此,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學校沒有分數掛帥一說。在美國的初中高中,應付書面考試一般難不倒中國孩子。但老師在打分中有一個“課堂討論”,則完全是老師主觀判斷的權柄。據我所知,很多華人孩子在“課堂討論”這項中經常會丟分,華人家長們隨之而來的惋惜與不解便可想而知了。 

  “課堂討論”引發的思考 

  顧名思義,“課堂討論”主要是考察孩子的白話能力。怎麼能讓孩子會白話,這是令美國華人家長時常感到困惑的問題。退一步說,即使我們不想讓孩子將來從事像律師那樣的職業,基本的白話能力還是必要的。在我的印象中,我在國內的中小學都沒 
有過課堂大辯論的經歷。我疑惑,是我的欠缺之處影響了孩子?還是家庭遺傳與民族特性起了作用?這不僅讓我困惑,我也和孩子一樣心有壓力。 

  幾天前,我參加我6歲兒子的家長會時,他的班主任老師善意地提醒我說,你家孩子數學與語文都是班上的尖子,下一步你要多培養他的口頭表達能力。當我和兒子的班主任繼續討論這個話題時,這位有著20多年教學經驗的美國老師直言不諱地說,和美國孩子相比,亞洲孩子一般比較安靜。這裡所說的“安靜”,其實就是不會白話的潛台詞。如何讓孩子敢想敢說?這個問題不知讓多少美國華人家長百思不得其解。假如我們再深度思考一下,即使是我們華裔成人,在這個異國之邦,我們是否能在職場上真的做到暢所欲言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