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周小川:利率過低會致金融機構囤積現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1 11:35:58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電/央行行長周小川昨天在出席“2009年全球CEO年會”時表示,要保持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提供服務的壓力和動力。其中,壓力來源於存款利率的高低,動力來源於利差的大小。他認為,存款利率過低,會導致金融機構囤積現金;利差過小也會影響銀行放貸的動力,因而存款利率和利差均需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上海證券報報道,周小川在談到金融機構如何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時表示:“此次危機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利率,特別是存款利率過低或者將近零利率,有時就會減少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進行服務的壓力。”

  周小川指出,在危機爆發初期,全球範圍內有些金融機構囤積現金,主要原因是為解決去杠杆化的問題。但之後宏觀調控當局向金融市場投入了大量的流動性,仍然存在囤積現金的現象,向實體經濟放貸和提供融資非常謹慎。他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負債方的利率太低,“囤積也不會占用太多資源,就是不放出去壓力也不大。”

  經過去年央行連續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目前,中國的存款基準利率已降至2.25%。周小川稱存款利率在目前水平上的好處是:“金融機構拿到了存款就一定要考慮用出去,如果不用,因為要付2.25%給儲戶,這樣就有壓力,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把資金運用出去。”

  隨著國內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革、公司治理的改革得到了加強,商業性金融機構都有相當強的獲取利潤的動機,這也成為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動力。周小川表示:“要讓金融機構能夠看到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時候,能夠得到收入、得到利潤,能夠充實自己,利差要保持一定的水平。如果利差過小,國際上有一些金融機構,機構內部部門之間的關係會發生變化,可能導致交易部門膨脹得很厲害,信貸部門處於萎縮的狀態。”

  周小川稱,中國的金融機構在經過注資和股份制改革後,雖然遇到了金融危機,但資本金仍然充足,從健康性的角度來看是有能力繼續向實體經濟提供有效服務的。不過他提醒仍然需要對金融機構的健康性保持警惕,“這一輪情況好,並不意味著以後就安全了。”

  他還特別指出由於一些常規的製造業方面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因此中國必須在投資方面找到新的增長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