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就業路迢迢 注意失業期延長的警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5 11:30:22  


  中評社台北11月25日電/聯合報社論指出,台灣失業率連續兩個月下降,十月更降到百分之六以下,著實令政府各級首長大大鬆一口氣。然而,政府官員小小高興一下就好,因為在總體失業統計之下,隱而未現的長期失業問題正在惡化,政府各項救急救短的促進就業政策必須儘速調整重心,以免快速集結的長期失業大軍,形成經濟發展的大難題。

  根據台“主計處”最新資料,十月有六十五萬三千人失業,已較最高峰時期少了近二萬人,不管失業減少的原因如何,這確是喜訊一樁。不過,平均失業周數並未同步縮短,上月反而拉長為廿八點三周,是二零零四年以來最長,遠超過一般經濟學家定義“長期失業”所用的廿七周,代表失業人數雖下降,但待業找工作的期間更長了。

  另一數據更值得注意,目前失業期間超過半年的長期失業者,已占總失業人口的四成,比正面臨二位數失業率危機的美國還高(美國有一千五百萬人失業,約三分之一屬長期失業者,是二次大戰以來最高),而失業逾一年者更已連續五個月突破十萬人,台灣的長期失業大軍已然成形,甚至可能繼續擴大。

  用十月的資料描述這群長期失業大軍,依年齡看,主要集中在卅到卅四歲的青壯族群,這一年齡層的失業者近半數已失業逾半年,青壯人口原是就業市場的主力,卻深陷長期失業困境,實是人力資源一大警訊;依教育程度,高職及專科的長期失業者比率也遠高於平均水準,顯示以“一技之長”為號召的技職教育,似乎不再是就業的保證;依失業原因,還是以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為最多,這代表景氣復甦也出現M型化,體質強健者挺過金融海嘯後更強,但滅頂者再無重生之機,員工也無法重返職場。

  長期失業的成因,與景氣衰退、工廠歇業緊縮導致的循環性、摩擦性失業不同,反映的是人力供給與職場需求之間的落差擴大,也就是學者專家不斷提醒政府要下苦功因應的結構性失業;此型失業的特色是無法隨著景氣復甦而快速好轉,卻會因為經濟衰退而惡化,一如這波大衰退,就讓長期失業現象顯露無遺。只是,現今的長期失業問題早在上一世紀末就已種下結構性失業的惡因,但因政府總是著眼於短期對策,以致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經濟循環,終致今天的局面。

  社論認為,長期失業的問題不解,將會帶來環環相扣的後遺症。首先,失業周期拉長,長期失業者的技能可能退化、意志消沉,並可能墮入永久性失業,其原累積的工作經驗也跟著退場,而在某些領域形成人力斷層;另方面,長期失業的惡化,不只將增加既有失業給付支出,淡出職場者還可能轉而尋求其他社會救濟,其結果不是財政負擔惡化,就是排擠到其他弱勢族群的資源,而兩者都非吾人所願;再者,長期失業現象的持續,還可能降低勞動意願、學習動機,久而久之,台灣向以優質人力資源傲稱於世的經濟優勢,也可能跟著流失了。

  因此,政府不能小看長期失業的問題,更別天真地以為景氣回春,一切就能迎刃而解;或許,它可能會稍稍緩和,但若沒有長期抗戰的對策,就不可能根除。檢視政府現有各項搶救失業對策,例如補助雇主僱用的“立即上工”計劃、釋出公部門職缺的“短期就業措施”等,確實發揮了短期救急的效果,但是否還要再將有限的資源續用於此,政府應做好研究再決定,而非僅著眼於短期失業率的下降;至於結合短中長期措施的“促進就業方案”,政府預計四年動用三百多億元,讓失業率在民國一○一年降到百分之三,但這個大雜燴的方案,從產學合作、強化職業訓練、提升就業媒合成功率、提供工資補貼、協助創業等無所不包,但成果也可能是“樣樣有,樣樣鬆”,還是沒有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失業率要降到馬英九承諾的百分之三,更是天方夜譚。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