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溫家寶出席氣候峰會紀實 最後關頭關鍵作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5 09:10:27  


 
  會議開幕以來,曾發生過個別或少數國家拋出案文,引發各方強烈不滿的事件,因為這有悖於公開、透明的原則。溫總理感到此事非同小可,立即離席趕回飯店,召開會議研究對策。 

  奉溫總理指示,何亞非副部長立即趕到“會場”,對召集方這種別有用心的做法提出強烈不滿,表示一定要公開透明,不能搞小圈子,不能強加於人,否則很有可能導致會議無果而終。 

  與此同時,各種傳聞和謠言紛至沓來:一些發達國家暗中串通,準備加大力度向中國施壓;新興發展中大國竭力阻撓,很可能導致哥本哈根會議失敗;發達國家因不滿中國不接受“三可”,拒絕向小島國提供更多資金;發展中國家陣營正在分裂;某某大國打算獨自提出案文等等。種種跡象表明,情況越來越不容樂觀。 

  當天夜裡,風刮得更緊。各方都在做著最後的準備。 

 “向世界傳遞信心和希望”——全世界都在注視著哥本哈根,中國堅定地發出推動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歷史進程的聲音和承諾 

  18日8時30分,溫總理在出席領導人會議前,與剛剛抵達的印度總理辛格舉行會晤。 

  中印是發展中大國,又是鄰國。雙方能否在關鍵時刻密切合作,不但關係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也影響到會議的進程。 

  溫總理與辛格是老朋友了,這是年內他們第二次見面。兩國總理都深刻認識到,只有團結合作,才會有真正和諧、發展、繁榮的亞洲世紀。這需要政治家的高瞻遠矚、膽識和魄力。 

  溫總理主動介紹了一天來會議進展的情況,並談了對會議形勢的看法,徵求辛格的意見。辛格被溫總理的誠摯言行所感動,他表示完全贊同溫總理所談,認為印中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有著廣泛共識和共同利益,對兩國在推動會議談判進程上的合作表示滿意。兩國總理確定,無論出現什麼情況,中印都要密切保持溝通和協作,堅定地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位於哥本哈根市南部的貝拉中心,是北歐最大的會展中心。這裡是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主會場。 

  上午9時45分,溫總理提前抵達會場,舉世矚目的領導人會議定於10時開幕。然而,時辰已到,東道主和聯合國秘書長卻蹤影全無,主席台上空空如也。人們紛紛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始終沒有任何人出來說明。 

  一些外國領導人紛紛前來同溫總理打招呼,溫總理與他們友好地寒暄。時間一分一分地流逝,消磨著人們的熱情和期待。 

  見此情形,溫總理當機立斷,提議“基礎四國”領導人再次碰頭。這時,工作人員已經來不及安排會議室了,四國領導人就在會場外的大廳裡,圍坐在一張茶幾旁交換看法,決心在最後一刻努力爭取會議有個成果。 

  時針指向11時30分,會議主席拉斯穆森終於宣布會議開始。拉斯穆森請溫總理第一個發言。在掌聲中,溫總理健步走上講台,表情從容、淡定、堅毅。他發表了題為《凝聚共識 加強合作 推進應對氣候變化歷史進程》的演講,通篇只有2000多字,但是內容豐富、立意高遠、充滿感情。 

  “此時此刻,全世界幾十億人都在注視著哥本哈根。我們在此表達的意願和做出的承諾,應當有利於推動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進程。站在這個講壇上,我深感責任重大。”溫總理的開場白道出了世界人民的心聲,表達了中國政府高度負責的態度。溫總理接著介紹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的貢獻,提出了推進氣候談判的“四項主張”。最後,溫總理提高了嗓音,向世界承諾:“中國政府確定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是中國根據國情採取的自主行動,是對中國人民和全人類負責的,不附加任何條件,不與任何國家的減排目標掛鈎。我們言必信、行必果,無論本次會議達成什麼成果,都將堅定不移地為實現、甚至超過這個目標而努力。” 

  溫總理提出的上述主張反映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訴求,合情合理,既立足當前,又面向未來,同時兼顧各方,在會議面臨何去何從的關鍵時刻,指明了方向,有力地維護和推進了談判進程,贏得廣泛贊同。 

  溫總理的演講贏得了會場內長時間的掌聲。一些國家領導人主動起身,與溫總理握手表示祝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第四次陳江會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