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媒:艦載型殲十已在瓦良格號完成起降試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9 10:36:57  


國產殲10改型艦載機設想圖。
  中評社北京12月29日電/《環球時報》編譯俄羅斯《消息報》12月28日刊文稱,中國軍方已在不久前成功地對艦載型的殲-10戰鬥機進行了測試。中方此舉不僅證明了其正在著手打造一支自己的航母艦隊,而且還具備了獨立生產艦載戰鬥機的能力。而中國航母編隊的出現無疑會對美國與俄羅斯構成直接挑戰。

  據悉,艦載型殲-10是在中國於上世紀90年代購自烏克蘭的“瓦良格”號航母上完成起降試驗的。從2002年起,該艦便一直停泊在大連的一處船塢中。在此期間,中國的專家們對其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和現代化改裝。同時,北京方面也並未掩飾其準備通過“瓦良格”號獲取航母建造技術的意圖。不過,中國在打造本國航母編隊的過程中還曾面臨過兩個難題:一是如何製造能夠在航母上起降的戰鬥機,二是缺乏培訓艦載航空兵飛行員的經驗。

  因此,很長一段時期以來,中國曾多次嘗試從俄羅斯獲取所需的技術。在2003年,中俄兩國曾簽署了授權中方組裝200架蘇-27SK戰鬥機的合同。不過,中方後來以該型戰機性能偏低為由,僅僅組裝了100架蘇-27SK。之後,中國的設計師們便推出了一種國產重型戰鬥機--殲-11B。當然,眾所周知,殲-11B是俄制蘇-27/30的仿製品。與此同時,中國還在俄方的幫助下平行開發出了另外兩種能夠與俄制米格-29相競爭的輕型戰鬥機--殲-10和FC-1。毫無疑問,中國借助從俄羅斯獲取的技術一下將本國軍事航空業的技術水平向前推進了20-25年。

  儘管如此,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仍批准繼續向北京提供一些關鍵性的技術裝備。其中就包括允許中方獲得並向第三國轉售最新型的RD-93發動機。需要提醒的是,俄制米格-29裝備的正是該型發動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