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考慮將美基地移至下地島 向華前推3百公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8 12:11:44  


 
美日軍隊一直很垂青下地島

  由於下地島的位置重要,基礎設施齊全,美國方面及日本自衛隊均曾有意將其轉為軍用。

  早在2000年,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就在名為《美國與亞洲:探索美國的新戰略和兵力態勢》的報告中提到,“美國政府可以明確或含蓄地向日本政府——特別是沖繩人民——提出一個解決方案,以消除他們對美國使用琉球群島南部機場的反感,美國可以削減或撤出琉球群島其他地區的美軍,例如沖繩的陸戰隊,以此換取在危機重重的台海周邊地區的立足點”。其中所說“琉球群島南部島嶼”,就是下地島、宮古島、石垣島和與那國島等先島諸島的一系列島嶼。這份報告還著重強調了下地島軍事化的意義。

  2001年,下地島當時隸屬的伊良部町議會曾經做出決議,要求自衛隊到島上訓練,以振興地方經濟。當時的日本防衛廳表示,將積極考慮這一問題。同年,駐日美軍直升機部隊在往返菲律賓演習途中,兩次降落下地島加油,美國駐沖繩總領事也於當年5月考察了這一機場。但是,“9.11”事件爆發,由於美軍重心的轉移,下地島軍事化一事暫時平息下來。只是在2006年2月,日本航空自衛隊那霸基地司令表示,如果自衛隊能夠利用下地島“將是好事”,結果招致沖繩本地媒體的批評,引發過一陣小風波。

為日美困局解套

  小澤一郎等人提出將普天間基地轉移至下地島的背景,是普天間基地問題已使鳩山政權在一定程度上陷入進退維穀的境地,必須為眼前困局尋找出路。

  普天間基地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駐沖繩的主要航空基地,該基地位於城市中心,四周人口密集。長期以來,因其造成的噪音污染和飛行安全等問題,沖繩地方居民一直要求該基地遷離。上世紀90年代後半期,時任日本首相的橋本龍太朗與美方簽訂原則協議,決定遷出基地,並在沖繩本島東部的邊野古地區新建一處機場。2006年,日美雙方在駐日美軍重組最終報告中確認,將普天間機場遷至沖繩縣名護市,並將8000人的美軍海軍陸戰隊部隊遷至關島。但是,沖繩地方政府和議會反對這一方案,要求將普天間基地徹底遷離沖繩。

  在2009年大選前的競選期間,民主黨方面一直聲稱要推翻此前自民黨政權與美國簽訂的協議,將普天間基地遷出沖繩,並將其作為競選綱領的重要部分。

  但是,鳩山政權上台後,卻發現遷出基地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由於普天間基地重組涉及美軍在西太平洋的整體布局,美國方面要求日本執行原有的“沖繩新建基地方案”,態度極為堅決。普天間基地問題的久拖不決,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鳩山政權的支持率。考慮到今年6月的參議院選舉,鳩山政權必須在這一問題上有所進展。

  面對這種情況,鳩山政權要顧及民眾支持率、盟友意見和地方政府意見,努力實現其競選承諾;同時又必須考慮美國的壓力,不能將美日同盟關係“搞僵”。鳩山首相曾於2009年12月中旬表示要在“數日內”決定普天間基地的去向,後來卻又決定將此問題推遲至今年5月再做決定。這種遲疑不決的做法,充分說明了這一問題的複雜性及鳩山本人的矛盾心態。

  在此背景下,民主黨主要領導人小澤一郎、執政黨黨首之一福島瑞穗和首相“近臣”平野博文先後提出“下地島方案”,無疑有為鳩山政權“解套”的意味。一方面,基地遷至下地島,不僅不會損害美軍在琉球群島的基礎設施群,還會使美軍得以進一步前推其主要基地,且島上已有機場,建立基地費用較低;另一方面,基地遷至下地島後,雖然還在沖繩縣治下,但畢竟遠離沖繩本島,周圍居民不多,在政治上的阻力較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