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溫家寶撰文懷念孫大光 引用杜甫詩句盛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3 16:48:26  


 


  我與大光同志於1981年8月第一次接觸,從他的言行、舉止中得到兼有領導、嚴師、益友的感受。大光同志對我和同期一批中青年幹部的關懷、教誨和培養,情真意切,言猶在耳。特別是他對年輕人寄以厚望,委以重任,指明了方向就大膽放手,讓他們去施展、開拓,這是很少有、也很難得的。大光同志的思想境界和工作能力堪稱高超,但少有“領導高明論”;他駕馭全局往往揮灑自如,但並不戀棧、攬權;他悉心培養年輕幹部,誨人不倦,卻不指手畫腳。

  大光同志本不熟悉地質業務,到地質部門工作是“外行領導內行”,這是革命戰爭與和平建設的接替、轉換過程中常見的現象。他首先以不畏難的精神接受這個挑戰,下了不少功夫鑽業務,同時“深感地質工作必須由內行來領導,如果自己不懂,工作起來就像是隔靴搔癢。如果一大批領導骨幹不懂或不很懂專業技術知識,就會貽誤整個事業的發展”。在我國,計劃經濟年代和改革開放初期的“外行領導內行”,或幹部“四化”以來的“內行領導內行”,都有領導得好或比較好的,也有領導得不好或不夠好的,這有多種原因。大光同志對地質工作的領導應屬前者之列無疑,一方面,他以政治家的膽識和氣魄,高瞻遠矚,控制全局;另一方面,重視和推進幹部“四化”,依靠專業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把事業推向前進。大光同志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自我學習能力,由外行變為內行,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1980年地質工作的管理體制改為以地質部為主的雙重領導後,大光同志把注意力逐步轉向選拔幹部、培養接班人的工作,在創造性地完成這項“老幹部第一位的任務”中起了很好的典範作用。他從近年擢升為省局領導的中青年幹部中篩選若干優秀分子作為考察對象,親自帶隊赴基層做三四十天的流動調研。這個來自“五湖四海”的同行業小團隊走一路,看一路,聽一路,談一路,各抒己見,議論風生。大光同志在與大家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兼聽各方意見,近距離以至零距離地觀察、鑒別幹部,從而獲得比較系統的第一手資料,也對組織部門提供的考核材料進行驗證,做到心中有數。從1980年開始,先後組織了五批這樣的考察,涉及30多名中青年幹部。我有幸參加了第二批和第四批考察,在大光同志的言傳身教、年輕幹部相互學習和向基層幹部學習中獲益良多、終身受用,也切身感受到大光同志為此的殫精竭慮。這樣做,既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既有唯物論、又有辯證法,可謂“獨具一格”,曾受到中組部的高度評價。我們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就是這樣從山溝裡被選拔出來,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的。

  大光同志選人唯賢,選人唯實,選人從嚴。不僅從既有的實績選人,而且對選上來的人也靜觀其進,靜觀其變,把動態考察貫穿於選拔、使用的全過程。

  大光同志是一位久經考驗的政治家。歷來勤於學習,博覽群書,特別鐘情於史籍。他認為,政治是歷史的積累,不懂歷史就不懂政治。在“文革”中身陷囹圄的後兩年,每天讀書一萬字,將馬、恩、列、斯全集通讀了兩遍;出獄後一兩年時間裡,又讀完了十大本《世界通史》等。與大光同志共過事的人,無不佩服他諳史於心、博古通今,這是他作為政治家、懂政治所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跟大光同志一起工作過的年輕人常感嘆,弄不懂他有多大的知識,跟著他永遠有學不完的東西。實際上,大光同志作為終身學習者,是生命不息、學習不止的。

  “磊落星月高,蒼茫雲霧浮”。大光同志的睿智、思想和品格將與我們同在。(2010年1月13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