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時代周刊》封面文章刊載了來自各方面的人士所撰寫22篇短文。他們從各自側重的角度來觀察和分析海地地震救援行動。因本文篇幅有限,所以僅摘選其中的5篇。
海地災後應如何重建?
海地1月12日發生的裡氏7.0地震與1989年舊金山灣發生的地震強度相仿,但兩次災害的結局差異之大令人吃驚。舊金山在地震中有1.2萬人無家可歸,63人喪生,而海地地震卻造成100多萬人無家可歸,約5萬多人喪生。
因地質結構的不穩定,舊金山不僅制定了良好的建築抗震標準,且應對緊急情況的人員和裝備也充分。這些措施在西半球最窮的海地均無。
在海地重建中,建築物更牢固應是長期優先考慮的問題,因其決定了地震中生和死的差異。海地作為世上最腐敗的國家之一,執行建築標準極其鬆垮。當地建築材料質量也很成問題。
在進行搜救的同時,另一當務之急的事情是需要結構工程師檢驗受災後仍未倒塌建築物的強度,以確定其究竟是否仍能安全居住。一些非官方組織和工程專業人員已從多米尼加方向入境,對現存的建築展開安檢。他們同時還需制定可行的重建計劃。
恢復海地的努力是需要向國民提供至少能抗得住像此次這樣的中等震級的建築物。這些努力同時還可為當地人提供免遭經常出現的洪水和飓風等其他形式的自然災害的保護。它還應是能讓當地人能負擔得起的。
現有的好消息是已有多種建造更牢固的抗震活動房屋的方法,以及一些讓人們如何應對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的相應措施。已有幫助過印尼在大海嘯後重建的組織在海地展開了工作,以制定出未來救災計劃和措施。
海地地震遇難人數難料
人們在海地地震後數日所預計的死亡人數差距甚大,有人在震後估計死亡人數可能高達50萬。直到最近數日政府較精確的預計遇難人數約14萬人。專家們警告,當前估計的任何數字都是有一定保留的,因救援隊剛開始大規模搜救,整個太子港的恢復努力還在繼續。
然而,遇難人數的巨大波動本身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人們怎樣才能較準確地了解地震中遇難人數。美國西北大學環境歷史名譽退休教授Anthony Penna認為,任何最終死亡人數都將是估算出來的。他認為,靠大量清點遇難者遺體來計算遇難者的總數是不可能的。他還表示救援人員會有手段來彌補數據上的差異。
海地大震之後,救援人員請求谷歌公司對太子港的空中圖像進行升級,以顯示最新災難情況。Penna還稱,救援隊員會梳篦每一座倒塌的建築,並將它們按照住宅、公共建築、醫院或是其他類型的建築分類,以估算每座建築中可能出現的死亡數字。但這充其量也只是數字化估算的結果。人們仍會相信更高一些的遇難者人數。
海地自身存在著數個不利於救援的條件。國家是西半球最窮之一,除了災害原因外,國內基礎設施和讓當地人不寒而栗的臨時避難居住所數量都很有限。當人們對太子港的總人口無法確切了解時,任何確定遇難者數量的估算都是很困難的。
當幸存者在受熱帶環境影響有患上痢疾、瘧疾和登革熱的風險時,救援人員仍在一刻不停的搜尋。專家們傾向於震後會出現更高的遇難人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