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事發當天,新華社就發表文章,引述國新辦高級官員的採訪稱,中國有關部門正針對谷歌宣佈或退出中國的聲明蒐集更多的信息。
更多的媒體則開始質疑谷歌的退出動機。14日,上海《文匯報》發表時評,直言谷歌高調宣佈退出中國想嚇唬誰?認為谷歌聲明“和英國政府就中國處決外籍毒販阿克毛一事大動肝火沒有實質性的區別”,文章稱,如果這是談判的策略,那麼這無疑是一種糟糕的策略;如果這是一種認真的戰略決策,那麼這無疑是一個令人遺憾而失望的、沒有遠見的決策;如果這最終變成了一種事實,那麼只能遺憾地說,再見,谷歌。
1月18日的英文《中國日報》則刊發日本媒體研究教授的評論,題為“拆穿谷歌公司‘不作惡’的虛偽”。“不作惡”,是谷歌一貫推崇的信條。《中國日報》的文章充滿了濃厚的感情色彩:“如果谷歌真能把這場醜劇演到底,那麼又將為世界留下一則美國虛偽狂妄的帝國主義行徑落敗的史實。”
與中國媒體相比,外國媒體的視野更多地投向了商業之外。
路透社將目光聚焦在一些人權活動者的反應上,稱他們“為谷歌叫好”。美國《華爾街日報》也連續跟蹤谷歌事件進展,其1月18日中文網站文章的標題是:“白宮力挺谷歌,中國捍衛網路政策”。1月14日的英國《金融時報》則發表社評,稱“如果谷歌能夠堅持自己的聲明,縱使被逐出中國,它的立場仍然意義重大。”
只是結果看上去卻未如《金融時報》所願,因為不僅谷歌沒有被驅逐,而且它自己最後還選擇留了下來。
迷局
谷歌為什麼不走了?截至發稿時止,並沒有看到谷歌的正面回應。
英雄?欲擒故縱?還是政治棋子?坊間依然在眾說紛紜。
唐駿預言對了谷歌退出事件的結局,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交流與發展中心主任胡延平卻早在去年10月就預料到了谷歌張羅退出的開始。在當時的新浪微博中,胡延平表示,谷歌將撤走在中國境內的全部伺服器。
事實上,這不是谷歌第一次欲退出中國。2006年,谷歌中國被曝沒有ICP牌照,屬於非法經營,其時曾傳出可能退出中國的消息。2009年9月,谷歌前任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離職,一眾幹將隨之出走,谷歌退出中國說再次盛行一時。
這一次,對於外界猜測“事先就知情”的消息,李開復在微博上回復得相當藝術:在明知道船即將要下沉的時候,一個船長是絕對不會逃避責任的(A captain would never run away from his duty, if he knew the ship was sinking.)。
1月1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第二次就谷歌退出一事作出回應,稱外企在華應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尊重公眾利益和文化傳統,承擔相應社會責任,谷歌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