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網:香港高鐵爭議 決策慢些也未嘗是壞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1 17:33:28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人民網“香江客語”專欄今日刊發署名胡健的文章說,香港高鐵項目拖了5年,一路坎坷走來,預算費用也步步攀升,翻了近四倍,每公里造價預計高達25億港元,被戲稱為“全球最貴高鐵”。

  文章指出,香港高鐵撥款審議一拖再拖,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經濟議題高度政治化,極其罕見;四次審議長達25個小時,更是創下紀錄。反對者鐵定心腸,拖延手法盡出。

  在香港高鐵撥款審議中,持反對立場的議員採取的重複提問等拖延戰術其實並不是第一次運用。去年香港立法會辯論和表決財政預算,就用去了近14小時。會議之所以如此冗長,並不完全因為辯論激烈或是觀點精辟,而是牽涉一場巧妙的政治角力。

  相比內地高鐵建設的順利,香港高鐵項目卻是一波三折。廣深港高鐵內地段早已在 2005年底動工,計劃2010年落成,香港段卻還沒有開工。一直到上周,立法會才通過了撥款申請。香港高鐵項目拖了5年,一路坎坷走來,預算費用步步攀升,翻了近四倍,每公里造價預計高達25億港元,被戲稱為“全球最貴高鐵”。很多朋友都覺得困惑,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香港高鐵這個對香港未來如此重要的建設項目,為什麼這麼拖拖拉拉,一直開不了工呢?

  根據香港基本法第七十三條和議事規則的規定,香港高鐵項目必須經過立法會財委會表決通過後才能獲得撥款。可以說,財委會一日不表決通過撥款,高鐵就一日上不了馬,也開不了工。對特區政府來說,要想讓香港高鐵項目早日上馬開工,財委會是第一關也是最重要的一關。但對政府官員,說服議員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僅功課要做足,對一切經濟數據、工程問題都爛熟於胸,還得要有極佳的修養和足夠的耐心,面對咄咄逼人的議員提問才能不卑不亢。此次立法會審議高鐵撥款申請,會開了四次,辯論長達25個小時,創下了歷史紀錄。這對官員和議員的身體和精神,都是極大的挑戰。

  文章說,除了應對議員質詢,政府最頭疼的事莫過於徵地拆遷。香港高鐵全長26公里,雖然基本上以隧道形式興建,但還是要收回菜園村27公頃土地,影響150戶村民。由於受到村民集體抵制,政府高官幾次對話都無功而返,小小菜園村成了香港高鐵的“釘子戶”。無奈之下,為了保證高鐵工期,政府只得推出高達8600萬元的“天價”賠償終極方案,合格住戶都可獲60萬港幣的特惠津貼,較原先的13萬元高了近4倍。此次香港高鐵之所以造價昂貴,與全程隧道不無關係;而這也是特區政府的無奈之舉,因為不採用隧道形式,將要面臨更多的徵地拆遷問題,代價可能更高昂。

  特區政府做到這個份上,按理說已經是全力以赴了,但還是有不少市民不領情、不買賬:於私,有的是拒絕接受政府的徵地補償標準,有的批評高鐵會破壞生態環境和田園牧歌式的鄉村生活;於公,有的認為斥巨資建高鐵並不划算,有的反對把站台設在市中心的西九龍,就連不少“80後”的年輕人也出來發聲,認為政府咨詢不足,沒有尊重民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