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北京清華科技園的谷歌中國總部南廣場。 |
中評社香港1月27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27日載文《讓商業回歸商業》,文章說,谷歌事件原本應該是一起相對單純的商業事件,但當美國政府迅速並越來越高調地就事件一再表達立場,借聲援谷歌的决定間接針對中國政府後,事件的商業性質逐漸變味,政治的身影則日益由淺轉深;華盛頓的介入,乍看或許對谷歌事件有推波助瀾之效,但也很可能引爆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最終讓理性的商業利害計算淪為非理性的國族意氣之爭。摘要如下:
谷歌與中國政府之間的糾紛好似坐過山車,谷歌平地一聲雷地宣布不排除退出中國市場後,中國政府一開始就低調回應,雙方好像出現了回旋空間之際,近日又新起波瀾,在美國政府高層接連高調出面介入後,事件看來越發難以善了。
這原先應該是一起相對單純的商業事件,作為一家饒有聲譽,並在全球互聯網事業增長最快、潜力最大的中國市場布局多年的跨國企業,谷歌决定高調表達對所處市場環境的不滿,而且以不排除退出為籌碼,從商業談判的角度看,也不失為一著險棋。本來商場如戰場,谷歌為了自身的商業利益,與被它視為拓展業務主要障礙之一的中國政府進行公開博弈,大致上還可以算是一種(高風險的)商業行為。
但是,當美國政府迅速並越來越高調地就事件一再表達立場,借聲援谷歌的决定間接針對中國政府後,事件的商業性質逐漸變味,政治的身影則日益由淺轉深。在谷歌表態的第二天(14日),白宮發言人隨即强調奧巴馬總統“强烈支持”谷歌的立場。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也跟進表示,谷歌給企業界和各國政府樹立了榜樣。美國國務卿希拉莉關於網絡自由的演講,劍鋒更是借谷歌事件直指中國政治體制。中國多個政府部門就事件的發言,態度整體還算克制,但內容裡頻繁出現的“抹黑中國”、“國家主權”、“中國內政”等用詞,也可以察覺出北京已經敏感地意識到谷歌事件日趨政治化的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