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時評:豐田汽車和問題奶粉患的是一種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0 17:45:17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豐田汽車召回事件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業界“大佬”深陷品質危機;在國內,問題奶粉在事隔一年之後重新流入市場,乳製品行業剛剛艱難樹起來的信任又面臨考驗。新華社的時評指出,看似毫無瓜葛的兩起事件,實際都是企業急功近利,忽視品質和安全的例子,“欲速則不達”的古訓又一次警示身處激烈競爭中的企業。 

  近年來,豐田逐步超越福特、大眾和通用,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製造商,其擴張速度令人稱奇。然而,迅速提高的市場份額背後也潛伏著放鬆品質把關的隱患。據稱,豐田曾不斷壓縮零部件採購成本,簡化零部件設計開發和實證試驗階段。最終,一個並沒有多少高科技含量的零部件卻讓這個有著70多年歷史的“金字招牌”蒙上陰影。 

  國內問題奶粉重現也在重復著同樣的教訓。從去年開始,中國乳製品行業逐步走出信任危機,但是個別企業急於收復失去的市場份額,在此前奶牛存欄量下降過多難以恢復,奶源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的情況下,鋌而走險,使用當年未被銷毀的問題奶粉作為原料進行生產,到頭來不僅身敗名裂,而且拖累到整個行業。 

  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甚至殘酷的今天,許多企業選擇“做大象”,以為身軀龐大就無人能敵。豐田汽車和中國乳業都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在市場急劇擴張的情況下,拋開行業發展規律,把原本用來打基礎的投入用於“跑馬圈地”,就成為一些企業“討巧”的選擇。 

  但是,生產規模可以急速擴大,汽車研發實驗和奶源平穩建設卻不可能一蹴而就。欲速則不達,沒有打下牢固的基礎,樓越高面臨的傾覆危險就越大。無論企業從表面上看規模有多大、發展有多快,欠賬總是要還的,而且這種“還”對企業可能就是致命一擊。因此,“做大象”倒不如“學大象”,如大象般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成功者必須耐得住寂寞,企業發展也決不可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要樹百年品牌就必須把品質始終作為企業的生命。也許大量扎紮實實的基礎工作不能在短時間裡見到成效,但厚積薄發,這些付出最終會贏得市場的認可,得到豐厚的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