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於民間的文化藝術品種,在其孕育生成之初,由於屬於不登“大雅之堂”的“野草閑花”,因而大多是史不具載,跡轍微茫的。廣東音樂也是一樣。有一種最新的研究認為,遠在明朝萬歷(1573年)年間,廣東音樂就開始孕育,經歷了近三百年,到1860年左右,粵樂正式具備了“特色曲目、群眾基礎以及代表人物”三大條件,從而形成單一樂種。而另一種比較傳統的看法則認為,廣東音樂形成於清末民初。它是以廣東民間曲調和部分粵劇音樂、牌子曲為基礎,一步一步發展和完善起來的。當時在珠江三角洲一帶,興起一種由樂隊演奏的樂曲,又叫做“八音”、“行街音樂”、“座堂樂”。它適應著戲曲伴奏、街頭賣藝或者婚喪喜慶的需要,風行一時。後來又出現了“寶字”的名目,用以專指在唱曲間歇時絲弦樂隊自行演奏的“過場”一類的“小調譜”。這種演奏因同樣受到聽眾的歡迎,便逐步演變成為獨立行當。廣東音樂就是沿著“寶字”的路子發展起來的。
早期的廣東音樂以琵琶或揚琴為主奏樂器,輔以簫、箏、椰胡、二胡、三弦等。民國初年逐漸形成三種基本樂器組合,一是二弦、竹提琴、三弦(或月琴)的“三架頭”硬弓組合;二是以嗩呐為主奏,配以打擊樂器;三是洞簫、椰胡、琵琶(秦琴)的組合。
到上世紀20年代演奏家們受到西方樂器的啟發,把二胡的絲弦改為鋼弦,創出粵胡(又稱高胡),改良了揚琴,加人琵琶(或秦琴),形成軟弓“三架頭”組合。到上世紀20—40年代,廣東音樂的演奏家們又嘗試使用數十種西洋樂器與中式民族樂器合奏,從中篩選出小提琴、薩克斯管、電吉他、木琴等幾種,使廣東音樂音色變化更豐富,表現力更強。其中“滑指”是廣東音樂最具特色的演奏手法。“滑指”又分“小綽”、“大綽”、“小注”、“大注”、“回滑”等等。主要弦式有合尺調(定弦為52)、上六調(定弦為15)、乙反調(定弦為37)、士工調(定弦63)工乙調(定弦37),不同的弦式用以表現不同的情緒。
早期的廣東音樂樂曲,音符較散,節奏也缺少變化。在後來長期的發展中,逐漸形成新的特色,如在曲調進行中加有多種裝飾音型,稱為“加花”,使音色清脆明亮,旋律流暢優美,節奏活潑歡快。
廣東音樂早期的樂曲基本上是民間流傳過程中的集體創作的。到了20世紀初,出了一位嚴公尚,是廣東音樂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帶領推動下,創作日趨成熟。出現了《旱天雷》、《連環扣》、《倒垂簾》、《三潭印月》、《餓馬搖鈴》、《小桃紅》、《漢宮秋月》、《雙聲恨》、《雨打芭蕉》等一批流傳至今的優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