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10年兩會體現中國變遷:順利經歷權力交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7 10:03:21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2000-2010年——新千年的首個十年。

  十年兩會,在固定的程序中顯現漸變,在新老交替的過程中顯現傳承。觀察本世紀前十年中國之變遷時,"兩會"無疑是最好的窗口,每年三月都成為一個標準的中國時刻,世界越來越關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細微變化,以及由此可能帶來的長遠影響。

  人:總把新桃換舊符

  荊楚網報道,5000人,這是每年"兩會"上出現在廟堂之上的代表與委員總數。正是這些人構成了中國前進的主導團隊,人大代表們決策國家的大政方針,政協委員們則提供意見與、參與監督。

  在過去的十年中,變化最大的正是這個團隊。

  專職常委讓充分專業的議事成為可能

  2003年3月15日新當選的159名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名單中,出現了10名"專職常委"。他們的出現意味著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批專職人大常委誕生。這10名專職常委在接下來的任期內專門從事人大的立法、監督以及法律解釋工作,而不再只是參加每年一度的人大會議或每年幾度的常委會。此名單一經公布,人們幾乎眾口一詞地把該舉措視作是人民代表由兼職向專職過渡的一個轉折點,甚至一度讓全國範圍內實現人大代表專職化變得有期可待。

  此舉打破了"中國人大常委終身制",被視為中國人大制度改革的大亮點和中國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體現,曾引起國內外政情分析家高度關注。據有關人士分析,根據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加強人大常委會制度建設,優化組成人員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的布局,全國人大常委專職化或將成為人大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最順利的權力交接

  最重要的人事變動則出現在2003年,這一年的人代會會期長達13天半,在兩周的時間裡,人大代表們審議了18項議程,其中一項就是要選出新的國家領導人。結果眾所周知,胡錦濤當選國家主席,溫家寶出任新一屆國務院總理,中國的領導者順利完成了新老交替。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第三代領導集體除了預期留任的胡錦濤外,江澤民、朱熔基、李鵬、李瑞環、尉健行和李嵐清一同下台鞠躬。自此,中國的三代領導集體而又平靜的光榮引退。

  無論如何,2003年人大會議中具有歷史意義的新老權力交接無疑是成功順利的,此舉標誌著中國權力核心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這也必將為未來的制度化建設以及權力交接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高層權力交接並沒有令人們覺得無法預測。對於外界來說,關心中國未來的重大政策和路線方針,或許會比關心由哪個人來接替領導崗位更有意義。

  “剝削階級”的正名之路

  政協委員們的變化則從名稱開始。十年中最重要的變化,莫過於政協章程的兩次修改,而2004年的修改更是至為重要,在22項修改內容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剝削階級"從政協章程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中國民營經濟科技月刊》直截了當的評論說:為當今的"剝削階級"正名。尹明善,重慶的政協委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不禁說,"我們終於不再感覺是另類群體了。"

  此前,一種更委婉的稱呼是"非公經濟人士",據公開資料顯示,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在九屆全國政協中僅有40 多位。到2003年兩會時,則有100多名非公經濟的代表人士當選全國政協委員,而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的有133 名。到了2009年,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張元龍覺得"非公經濟"稱謂已經不合時宜,建議以後不用了,他認為"民營經濟"這個詞就挺好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