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京媒:美國出口驅動戰略就是要遏制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2 00:21:05  


中美經濟合作中有政治鬥爭。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中國經濟網刊載文章指出,中美貿易摩擦近來陡然加劇,美國高層更是不斷厲言相向,其中有兩個重要背景,一是當前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民怨沸騰,而中期選舉又在即,奧巴馬急需轉移國內焦點;二是美國制定了“出口驅動”戰略,在未來五年內,出口額要翻一番,在金融危機導致各國購買力下降的情況下,美國出口最大的指望,無疑就是中國。(3月11日《經濟參考報》)

  基於上述兩大重要背景,於是,遏制中國,拉抬自身下滑的支持率,同時為擴大美國出口鋪路,也自然成為美國政府當前的不二選擇。按照一般的經濟學道理,出口有利於經濟增長。因此,歷屆美國政府都大談要擴大出口,但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但到奧巴馬政府上台,考慮到當前危機和中期選舉的背景,可能確實有點動真格了。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的世界第一是靠經濟、軍事和理念這三根支柱來支撐的。現在國庫空虛,入不敷出,緊縮開支,連登月計劃也不得不砍掉。眼看伊拉克與阿富汗兩場耗資巨大的反恐戰爭難以為繼。在美國自己的國本都已發生動搖的情況下,美國拿什麼來維繫它的世界強權地位。

  這似乎就是奧巴馬今年國情咨文裡“只爭第一”宣言出籠的原因。“只爭第一”讓我們想起“冠軍國家爭奪戰”的概念。在這方面,美國是遏制對手的能手。美國遏制對手,既善於打速決戰,也有耐力打持久戰。美國遏制日本基本上是速決戰;遏制蘇聯,是一場持久戰。現在,美國要進行它的第三次“衛冕之戰”——遏制中國之戰。

  雖然奧巴馬多次宣稱美國不謀求遏制中國,但是美國一直在遏制中國——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不就是對華“經濟遏制”嗎?自從美國經濟在20世紀初躍居世界第一以來,美國總統第一次公開表示擔心美國會從世界頂峰地位滑落下來。因為經濟衰落影響美國實力,其結果必然會削弱美國的全球地位。而未來可能挑戰美國老大地位的,唯有潛力無窮、勢不可擋的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