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美匯率論戰白熱化 恐致大規模貿易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6 11:43:43  


 
  據《貨幣戰爭》一書透露,當日本人沉浸在“只升不跌”的美夢中時,美國投行開始深入日本,賣給日本保險公司一種金融衍生品:賭日經指數走向,指數下跌,美國人賺錢,日本人賠錢,指數上升,則正相反。

  1989年初,為了防止泡沫進一步擴大危害日本經濟,日本開始提高利率,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日本股市由最初的下跌,變成恐慌性出逃。股市暴跌,地價急劇回落。

  股市的崩潰迅速傳導到銀行業、保險業,直至製造業。“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許多家庭的財富化為烏有,許多人因償還不了債務而自殺,日本經濟從此陷入了長達二十幾年的衰退。在高峰期,日本的GDP相當於美國的71%,2009年,日本的GDP只相當於美國的35%左右,比1980年的38%還要低。

中國不如日本當年

  很多學者都在中國經濟上找到了日本當年的影子:同處於增長的黃金時期;市場對於貨幣升值存在強勁預期;金融環境比較寬鬆,尤其在寬鬆銀根、低利率政策方面,中國經濟與日本當年情況十分相似。在2005年到2008年,人民幣處於升值通道後,中國也出現房地產和股市大幅上漲的現象。

  從外部環境上看,美國現在對中國經濟的吹捧與當年先給日本經濟戴上“高帽”也不無二致。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經濟處於持續的高速發展時期,以美國媒體為首的西方媒體對日本經濟奇跡進行了全方位的熱炒。有代表性的事件是1979年,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學者傅高義推出一本名為《日本第一》的書。書中稱,戰後日本在許多方面已超過一直以世界老大自居的美國。

  伴隨著日本經濟繼續高速發展,類似的聲音不絕於耳。像美國學者威廉.哈維在《硬幣的金融學校》一書中寫道,日本正在對美國進行和平占領,在不久的將來,日本人將占有美國人的靈與肉。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中國經濟開始高速增長的這幾年,西方輿論也經歷了從“威脅論”到被要求“拯救世界”的變化。

  根據美國全球語言研究所2009年年底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作為一個經濟超級大國的崛起”成為過去10年中的世界頭號新聞,其受關注度甚至超過了伊拉克戰爭和“9.11”。

  美國《福布斯》雜誌在2009年12月更是直接打出了“中國已是超級大國”的標題。與此同時,冀望中國在金融危機中“拯救世界”的聲音貫穿了2009年,要求中國做“負責任的經濟體”的聲音也經常出現。

  “先是威脅論,然後要你負責任,先是捧你,最後殺你,這是美國慣用的套路。”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金融專家吳念魯說,但中日還有很大的不同。

  當年日元已經屬於國際貨幣,可以兌換;日本的海外資產非常多,這些都是中國不具備的。同時,日本的GDP峰值時占到全球總量的17%多,而中國現在尚不足10%。

  “日本當年的資本市場比我們發達,金融體系比我們健全。”吳念魯說,中國的實力還不如日本,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更不能屈從於美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