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學書,究竟怎麼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9 00:13:10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電/當下“國學熱”其實不算真正國學

  充其量它也不過是“中國哲學熱”

  從本世紀初開始,國學熱便長盛不衰,幾乎中國每發生一件大事,就必然會引發新一輪的國學熱潮。

  伴隨而來的,是市場上良莠不齊鋪天蓋地的國學書籍。這些國學書進入市場,沒有受過國學訓練的讀者往往難以分辨取舍,究竟應該怎麼讀國學書?這是困擾很多讀者的一個問題。

  對於國學這個詞,它本是近代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產生的一個對立詞,大多學者都將傳統文化歸為國學,即胡適所說的“國故學”。既然如此,國學就並非完全是好的,現代人讀國學,就必然要有一個甄別的過程,即便是做不到去蕪存菁,但至少要明白哪些是蕪。對於國學書,也應該有一個判斷選擇的環節。

  國學書大多很貴

  《百衲本二十四史》賣到35萬天價

  隨著國學越來越熱,國學書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同時,價格也越來越高。記者發現,在書店裡,一本薄薄的只有百頁的書動輒十幾、二十元,厚一點的幾十、上百元。至於成套的書,幾百、上千乃至成千上萬元也是平常事兒。一套《紅樓夢》圖文本價格高達500元,周汝昌校評《紅樓夢》400元。《二十四史》就更不用說了,隨便一種就是幾萬元,在2007年上市的一套《百衲本二十四史》,甚至賣到了35萬元的天價。

  如此價格,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幾乎是不堪承受。一位網友感嘆,“國學幾時這麼值錢了,你知道了國學之後,它就貴!活人靠著死人賺錢,尤其靠死了的聖賢賺錢,聖賢會說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