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當代中國文化輸出與責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1 00:11:20  


  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當代中國文化輸出這個問題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的必然產物。21世紀初期,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水平進一步的提高,人們認識到中國當代文化建設不僅要“引進來”,而且要“走出去”。因此,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即文化輸出問題,就擺在了我們面前。

  從1934年魯迅提出拿來主義到我們現在提出文化輸出,已經整整過去七十年了。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對外開放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後勁,不僅是對經濟建設提出的要求,而且也適合文化建設。這就是說,當代中國文化建設要堅持“拿來主義”與“文化輸出”相結合。

  目前,我國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存在著巨大的逆差,中國優秀文化走向世界和外國文化湧入中國,在數量質量上都難成比例。為了扭轉這種逆差,就要求我們在文化輸出上要積極有為,而不是消極等待。然而,近些年來,在文化輸出上存在一種唯經濟決定論的傾向。如有人認為“如果我們的文化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為基礎,那麼,我們在文化交流中的‘逆差’就難以扭轉。”而“要徹底改變這種情形,最關鍵的是要增強國家和民族的綜合實力。若想在文化交流中享有真正的平等,就必須首先鑄一把‘利劍’。”這種唯經濟決定論是不正確的。馬克思指出:“關於藝術,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時期絕不是同社會的一般發展成比例的,因而也絕不是同仿佛是社會組織的骨骼的物質基礎的一般發展成比例的。”馬克思所指出的“在整個藝術領域同社會一般發展的關係上”存在著不平衡現象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物質生產的高度發展非但不促進藝術的繁榮,反而阻滯和妨礙藝術的發展;一種情況是經濟落後、物質生產水平低下的國家的特定歷史時期內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藝術的繁榮和發展。這種藝術的繁榮和發展也會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因此,我們在文化輸出上要摒棄這種唯經濟決定論的傾向。同時,我們在文化輸出上也不能為輸出而輸出,而是應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正如我們“拿來”的是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我們的文化輸出也必須輸出中國的優秀文化,輸出對人類健康向上發展的有價值的東西。我們的文化輸出應以我們的原創作品為主,即能夠代表中國的國家形象,代表中國人民的形象,代表中國民族文化的形象。過去,我們在文化產品輸出中就輸出了不少這樣的優秀文化產品。但是,不可否認,我們也輸出過一些迎合西方某些人的狹隘需要的、落後的、醜陋的東西。這種文化輸出既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形象,也損害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形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