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藏中國文物一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2 00:09:36  


 
  東洋館的第二層可以說就是“中國專館”,一共五個陳列室,其中四個為“中國考古”,剩下一個是“中國繪畫書法”。“中國考古”的第一陳列室是從新石器時代到漢代出土的早期文物,一共111件展品,涵蓋了骨器、石器、陶器、玉器、青銅器等品種。陶器部分,有中國甘肅省、青海省出土的齊家文化紅陶雙耳壺、褐陶水差形土器(公元前2200年-前1600年),也有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的商代白陶豆(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西周時代(公元前10世紀-前9世紀)的灰陶鬲,中國河北省易州出土的戰國時代(公元前5-前3世紀)黑陶磨光紋小壺、夾砂紅陶鬲,中國安徽省壽縣出土的戰國時代彩釉壺,等等,歷史脈絡清晰,縱向延伸完整。玉器部分,既有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玉斧、玉璧、玉環、玉飾,二裡頭文化(公元前2000年)的玉刀,也有商周時期的饕餮紋佩玉、龍紋佩玉、玉龍、玉魚、玉鳥,戰國時代的琉璃象嵌玉、夔龍紋玉等等。東洋館裡的金屬文物種類很多,以武器為例,比如商代的銅鉞、銅矛,春秋戰國時期的銅戈,比如中國雲南省、四川省出土的戰國前漢時期的銅柄鐵劍,中國陝西省興平縣出土的鍍金銀銅刀,等等。至於典型的禮樂、祭祀用青銅器,不論是工藝精湛的簋、爵、鐸,還是帶有銘文的大尊、大鼎,東洋館二層內均有一定數量的陳列。

  “中國考古”的瓷器陳列室,一共有33件從三國時期到唐代的加釉彩陶器(燒制火候尚未能達到瓷器要求的1250攝氏度,也被視作早期瓷器)及43件宋代到清代的瓷器。早期瓷器包括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古越州窑產的青瓷神亭壺、青瓷雙耳壺、青瓷獅子、青瓷天鵝壺、青瓷蓮紋盤,唐代長沙窑產的黃釉褐彩碗、黃釉綠褐彩鳥紋碗、綠釉枕、綠釉奩,以及大量的唐代三彩隨葬器,如三彩駱駝、三彩馬、三彩天王俑、三彩鎮墓獸,等等。日本人偏好白釉、青釉、黑釉這類色調古拙、意境深遠的中國瓷器,而東洋館的宋代瓷器陳列正好也詮釋了這一喜好的淵源:定窑的白瓷盤口瓶、白瓷蓮花紋鉢、白瓷印花花卉紋輪花鉢,耀州窑的青瓷唐草紋水注、青瓷鳳凰唐草紋輪花鉢,鈞窑的靛青釉輪花鉢,官窑的青瓷輪花鉢,越州窑的青瓷花紋水注,龍泉窑的青瓷唐草紋多嘴壺、褐釉劃花牡丹唐草七寶紋瓶,磁州窑的白釉鐵繪束蓮紋瓶,吉州窑的梅花天目盞,建窑的禾目天目盞,等等。說到天目盞,不得不提及其來歷。眾所周知,日本的“茶道”儀式規範,其舉行茶道儀式的廳、堂布置,泡茶方法,使用的茶具均效仿中國的“茶禮”。其中儀式上必須使用的黑色茶碗,叫“天目盞”。天目盞又名“天目木葉盞”,據傳由日本鐮倉時代(我國南宋時期)的留學僧人從中國浙江西天目山帶回國。天目茶盞其實就是黑釉燒制的瓷器,墨黑的底色上散布著深藍色的星點,構成美麗的圖案,這些星點的四周還有紅、藍、綠等色彩,在陽光照耀下色彩常會變異,又稱“曜變”。這種黑色的天目茶盞傳入日本後倍受當地人青睞。在日本,凡是黑釉茶碗,統統被稱為“天目茶盞”,以至於後來,“天目”成了一切黑釉器皿的代名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