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建築平均壽命30年 年產數億噸垃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6 10:18:28  


  中評社北京4月6日電/英文《中國日報》4月6日報道:每年中國消耗全球一半的鋼鐵和水泥用於建築業,產生了巨大建築廢物,現在政府號召房地產開發企業提高建築質量,將目前30年的建築平均壽命延長至100年。 

  中國日報網報道,仇保興,住建部副部長在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上說我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每年20億平方米新建面積,相當於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鋼材,而只能持續25─30年。 

  很顯然,如此短壽的建築將每年產生數以億計的建築垃圾,給中國,乃至世界帶來巨大的環境威脅。 

  “我國建築垃圾的數量已佔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據對磚混結構、全現澆結構和框架結構等建築的施工材料損耗的粗略統計,在每萬平米建築的施工過程中,僅建築垃圾就會產生500~600噸;而每萬平方米拆除的舊建築,將產生7000~12000噸建築垃圾而中國每年拆毀的老建築佔建築總量的40%。” 

  陳宜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司長告訴記者政府的盲目拆遷和國內房屋自身的建築質量問題一直是中國建築業面臨的一個難題。 

  2009年中國不斷出現的“樓歪歪”,“樓脆脆”等建築質量問題不斷給政府敲響警鐘。 

  2009年10月武漢新洲區邾城街南街社區振興裡,一棟新建6層正在粉刷裝修的樓房突然倒塌,未發現人員傷亡情況。居民們分析,可能是地基不牢固引發倒塌。 

  日後規劃部門表示,在建的6層樓房是戶主擅自將原來的平房推倒重建的,事先並沒有取得相關主管部門的批准,事故發生時已經完成主體工程,正在進行外墻粉刷裝修。 

  09年6月上海閔行區蓮花河畔一幢13層在建商品樓蓮花景苑,因施工程序錯誤形成地基壓力差,樓體整體倒塌,造成一名工人死亡,引起業界巨大震盪。 

  根據上海市政府公佈的調查結果,房屋傾倒的主要原因是緊貼7號樓北側在短期內堆土過高,最高處達10米左右。與此同時,緊臨大樓南側的地下車庫基坑正在開挖,開挖深度達4.6米。大樓兩側的壓力差使土體產生水平位移,過大的水平力超過了樁基的抗側能力,導致房屋傾倒。 

  一個月後,南京再現“樓脆脆”。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重災區有3339所學校需要恢復重建,全省(包括非重災區)受損學校13768所,需要恢復重建11687所,導致5335名學生在地震中遇難和失蹤和546名學生殘疾。 

  住建部在一系列房屋質量悲劇之後於2009年7月發佈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開展對在建住宅工程質量的檢查。通知顯示,此次檢查的範圍包括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等各類在建住宅工程。檢查內容則包括工程實體質量情況,施工單位、執業人員和責任主體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情況。 

  全國30多個省的90多個城市中的180多個建築工程接受了檢查,結果顯示96.1%的建築工程合格。 

  相比中國的35年平均建築壽命,發達國家建築,像英國的平均壽命達到了132年,而美國的建築壽命也達到了74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