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調查顯示市民覺政治爭拗影響社會和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9 09:27:42  


近六成市民認為本港政治紛爭嚴重,人數較兩年前激增。(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香港政改爭拗不斷,嚴重影響社會和諧。一項調查發現,只有兩成六市民認為香港是和諧社會,人數較兩年前同類調查銳減一成一;各項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中,政治爭拗高踞第二位,近六成人認為本港政治紛爭嚴重或非常嚴重,人數較兩年前激增兩成。負責進行調查的香港亞太研究所建議,社會各界以“各讓一步、求同存異”的態度,讓香港政制向前發展,減少社會內耗和紛爭。

  香港大公報報道,為了解香港是否屬於和諧社會及社會矛盾主要來源,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於二月二十一日至三月一日期間,訪問了一千零五名市民。調查結果首次確認香港是一個非和諧社會,若以五分為滿分,市民對社會和諧程度的評分平均只有二點九八分,低於三分的分界線水平。在○八年和○六年的同類調查中,市民對社會和諧程度的平均分是三點一八及三點一五分。同時,只有兩成六市民認為香港是和諧社會,人數較兩年前同類調查銳減一成一。

  在各項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中,貧富懸殊佔首位,逾六成四受訪者認為“貧人與有錢人之間的矛盾”嚴重或非常嚴重,人數較兩年前同類調查多百分之二點五;其次是政治爭拗,近六成人認為本港政治紛爭嚴重或非常嚴重,人數較兩年前大幅增加百分之二十點七;第三是“市民與大財團之間的矛盾”,近五成七認為有關情況嚴重或非常嚴重,較兩年前增加百分之八點四。

  學者籲求同存異減內耗

  在具體社會政治事件上,六成二受訪者認為“八十後”青年在立法會外進行“反高鐵”行動中用肢體衝撞手法是非常激烈或激烈;至於公民黨及社民連用“全民起義”口號宣傳“五區總辭、變相公投”,則有五成受訪者認為是非常激烈或激烈。

  調查還發現,市民普遍認同政府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表現,但亦有部分工作表現不理想,包括“促進公平競爭、防止壟斷”、“加強家庭凝聚力”、“照顧低下層利益”及“推動民主政治”。

  值得注意的是,兩成半受訪者同意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比對上一次調查增加百分之四點五。調查機構以去年本港六百萬成年人口作推算,估計有近一百五十萬人認同以激烈對抗方法,是造成香港社會不和諧的原因之一。

  議員動粗產生負面感覺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兼社會工作學系教授王卓祺表示,關注本港政治紛爭,影響社會和諧,他建議特區政府、各個政黨及政治持份者,應該堅持“各讓一步、求同存異”的和諧觀,讓政治改革可以踏前一步,以解決這個影響社會內耗的政治因素。

  工聯會會長、行政會議成員鄭耀棠認為,公社兩黨策動所謂“五區公投”,是造成社會不和諧的因素之一,“市民期望立法會議員履行任期及職責,辭職是完全沒有需要”。他相信,部分議員在立法會內動粗和掟蕉等,會令市民產生不和諧感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當局關注貧富差距,而訂定最低工資正反映政府保障基層市民的決心。他預期,立法會將於在七月中前通過最低工資條例草案,訂定最低工資水平,最快可於明年首季落實最低工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