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武:文化軟實力“西強我弱”局面沒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3 11:04:23  


 
  蔡武:高度重視新農村文化建設 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談到新農村文化建設等,蔡武表示,文化部高度重視活躍農村基層的文化生活,工作的方針是面向基層,重心下移。一方面,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市場監管工作,近年來多次就農村網吧、演出、音像等市場的管理工作進行具體部署,並加大了督促檢查力度;另一方面,採用多種方式,推動農村文化活動的開展,如組織院團送戲下鄉、農民文藝匯演、農村基層小戲小品調演,鼓勵基層業餘文化隊伍的創作、演出等。今後,將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下大力氣落實管理到位的要求,切實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管理,淨化市場環境;加快全國文化市場監管平台建設,不斷提高監管效能,擴展監管內容。

  蔡武還表示,與此同時,將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不斷提高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用優秀的、健康的文化產品去占領農村文化市場,將文化資源和文化服務向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傾斜,不斷縮小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的差距。

  文化部在制定政策規劃時,歷來高度重視新農村文化建設。《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和《文化建設“十一五”規劃》中都有專門內容強調要通過“增加政府投入,調整資源配置,著力推進農村文化建設重點工程,加大文化資源向農村的傾斜,建立農村文化建設長效機制”的方式,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文化部在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時,以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為抓手,開展了很多工作。通過實施《全國“十一五”鄉鎮文化站建設規劃》和為鄉鎮文化站配套設備購置專項資金,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設施設備建設,全國鄉鎮一級的文化設施基本建立並完善,有力地推動了新農村文化建設;通過制定《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與相關部門共同制定《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標準》、《鄉鎮綜合文化站服務標準》,規範和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通過制定全國文化站長輪訓工作計劃和抓緊實行職業資格制度,抓好鄉鎮綜合文化站人才隊伍建設。下一步,文化部將在即將制定的“十二五”文化發展整體規劃中,繼續將新農村文化建設作為重點內容,切實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保障農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為進一步突出公共文化服務,文化部還將專門制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以工作重心下移、服務基層為工作思路,重點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盡快出台《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標準》、《鄉鎮綜合文化站服務標準》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加強和規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和設施,服務新農村建設。

  蔡武:繁榮文藝創作,多出精品佳作,多出優秀人才

  蔡武表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首要特征,就是優秀精神文化產品的不斷湧現。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進一步繁榮文藝創作,多出精品佳作,多出優秀人才。今後將堅持重大活動組織與長效機制建設並重,精心組織優秀文藝作品的創作生產;把重大活動與改革評獎機制結合起來,減少獎項數量,加大演出場次的權重,完善對藝術人才尤其是表演人才的獎勵機制,健全評獎監督機制,確保政府評獎的公開、公平、公正;整合現有資源,推動設立國家繁榮文藝創作專項資金,民族音樂和芭蕾舞、歌劇、交響樂等高雅藝術發展專項資金,西部地區交響樂藝術發展專項資金,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和資金投入方式,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為藝術作品創作、生產搭建廣闊的平台;實現從“辦文化”向“管文化”的轉變,進一步深化國有文藝演出院團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探索服務群眾和繁榮文藝創作的新途徑。繼續加強對民營院團的扶持,積極落實完善市場准入、稅收優惠、職稱評定和“走出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發揮民營院團在繁榮文藝舞台、文化市場和文化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他們為基層、為群眾演出和服務的積極性。堅持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人才,創造更好的環境,鼓勵文學藝術工作者的創作活動,堅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在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的前提下,鼓勵各種風格流派的自身發展。

  蔡武:2009年確定轉企改制院團172家 目前已完成轉制的達70餘家

  蔡武說,2009年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關鍵一年。改革進度進一步加快,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取得了新的重大實質性進展。

  在改革基礎相對薄弱、改革進度相對滯後的條件下,2009年文化部系統文化體制改革進入了由試點先行、穩步推進到攻堅克難、全面推進的新階段。國有文藝演出院團體制改革全面啟動。2009年確定轉企改制院團172家,目前已完成轉制的達70餘家,超過了過去6年的總和;文化部直屬單位轉企改制也實現新突破,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3家文化“央企”同時成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進程明顯加快,北京、上海、浙江等七省市全部完成綜合執法改革,全國333個地級市中已有88個組建了市級綜合執法機構。此外,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創新穩步推進,文化產業發展邁出了新步伐,政府職能轉變有了新進展,中華文化“走出去”取得了新成效。

  蔡武談農村地區“非遺保護”:將繼續加大保護力度

  蔡武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特別是農村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05年6月,文化部組織開展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2006年和2008年,國務院分別公布了兩批共102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化部公布了三批1488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的特定區域設立了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實行了整體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級保護機制逐步建立健全。截至2009年底,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6.59億元,地方省級財政投入約11.3億元,為搶救、保護包括農村地區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有力的經費保障。同時,還著力推動從法律層面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努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出台。

  今後,文化部將繼續加大農村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研究、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珍貴實物保護、生產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保護標準與規範等政策,繼續增加農村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投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的農村地區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傳習所,加快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科學有效地推進農村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蔡武倡導“大動漫”理念:動漫作品不僅面向14歲以下孩子

  有網友發問:為什麼中國的動漫都是針對兒童播的,總是播一些幼稚的動畫片,這一點跟日本相差太多。

  蔡武說,關於動畫片受眾低齡化、題材狹窄的問題,“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傳統的動漫理念認為動漫作品的主要消費對象是未成年人,因此動漫創作受到一定局限,缺少面向大眾的動漫作品;二是目前動畫片的主要播出渠道是各地電視台的卡通頻道和少兒頻道,而這些頻道的主要觀眾基本上是未成年人。”

  蔡武表示,在2009年首屆中國動漫藝術大展成功舉辦後,文化部倡導“大動漫”的產業理念,也就是說,動漫作品不僅是面向14歲以下孩子的,而且能夠為全年齡段人民群眾服務;不僅具有教育和娛樂功能,而且具有很強的社會功能。這一產業理念正得到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和受眾的認同。動漫的發展關鍵靠創意,看來還得加大力度,鼓勵動漫創作者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張開想象的翅膀,努力把極為豐厚的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和當代沸騰的生活實踐當成創作的源泉,創作出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動漫作品。

  為推動中國動漫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文化部積極落實有關財稅扶持政策,組建了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天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中國動漫遊戲城、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範園;實施原創動漫扶持計劃和推廣計劃,組織舉辦了5屆國家原創動漫高級研修班,培育動漫人才,還與教育部聯合組建了高等學校動漫類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先後在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和上海、江蘇、湖南、黑龍江、北京等地組織建設了動漫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組織中國動漫企業參加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展、東京國際動漫節等國外著名動漫節展,推動中國動漫走向世界。(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