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一片紅背後故事 8分郵票緣何拍了368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5 00:14:07  


 
  今年78歲的萬維生祖籍泉州,1955年從東北美術專科學校(後改名魯迅美術學院)繪畫系畢業後,被分配到郵電部郵票發行局從事郵票設計。他說,“一片紅”是他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但並非代表作,之後創作的以天鵝為主的系列郵票,才是他最得意的郵品。

  郵票曾經三度易稿 

  萬維生回憶說,1968年9月“文革”期間,內地所有省市區都成立了革命委員會。為慶祝這一事件,準備發行1枚“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那時,萬維生的工作地點在長安街,每天都能目睹到歡慶場面,設計相對容易。從今天角度看,那都是程式化的設計。

  “一片紅”共設計了三樣:第一樣稿為60×40厘米,有毛主席像。當時組織程序全打亂了,沒有備案制度,設計完交給軍代表,也不知道最終誰來拍板,只知道是“上面指示”,軍代表口頭傳達給我們,送審時間很長。第一樣被否定,因為畫面上不允許出現毛主席像,怕蓋郵戳不方便;二樣稿把上面的毛主席像換成中國地圖,軍代表覺得問題不大,就讓先制版,印了樣張,一通過就開印,以節省時間,這就是後來俗稱的“大一片紅”;二樣稿審了一周,又被否定,批了“貪大求全”四個字,萬維生想,可能是因為畫面人物多,郵票尺幅大,他用兩天時間畫了新稿,畫面縮小為30×40厘米,1968年11月25日,這套郵票在北京發行,但半天後宣布收回,之後被集郵界叫作“小一片紅”。

  並非錯在台灣版圖 

  很多人說“一片紅”收回是因為台灣沒畫成紅色。萬維生說:其實收回原因是沒畫出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當時許多郵電局被“造反派”把持,不知道郵票要按規定時間發行,所以少量“小一片紅”提前發售。我一直沒重視這套郵票,畢竟只畫了兩天,“大一片紅”我還畫了幾個星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