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文化:一個民族有力量的決定因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0 00:10:05  


 
  要擺脫這種不利地位,唯一出路在於加大自主創新的力度。克拉克說得好,“知識是唯一不遵守收益遞減規律的生產工具”,而“不向創新和知識開放的教育將不會帶來經濟增長”。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闡明了中國未來發展的指導方針:“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大力發展科學技術”。這一戰略思想,符合新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也反映出中國政府發展教育科技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一個民族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闡述的這一觀點,是對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中國文化延綿數千年,不曾斷絕。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造就了一種“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氣質。中國文化所具有的開放性和融合性,使她能夠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從自身實際出發,不斷探索自身的發展道路,不斷吸納、融合外來文化使自己充實、豐富,並獲得不斷更新。 

  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應主要歸因於中國文化這一豐厚的底蘊和旺盛的生命力。正如梁漱溟當年所說:現代化的中國“是一棵新樹,但他是從原來的老樹根上生長出來的,仍和老樹為同根,不是另外一棵樹”。 

  近代以來,中國古老的政治結構與社會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深層的價值系統卻始終未曾中斷。“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千磨萬擊還堅勁”,中華文化這一自主獨立性一直沒有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轉移。即使在中國的經濟政治出現一定困難,西方所謂的自由民主山雨欲來之時,中國絲毫沒有動搖自身的主見和意志,堅持一切從自身實際出發,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使西方文化同本土文化相適應而不是取而代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