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服中美貿易逆差的公平辦法是美國應根據中國需求品增加輸出 |
人民幣匯率偏低說之真假
美國指控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偏低,有兩個說法。第一,中國將人民幣硬性釘在美金價格上。但在去年(2009)11月11日人民銀行在一個報告中,已宣稱中國的幣制未來將不再與美元掛鉤。美國的智庫又創造了第二個說法﹕即中國善用它的2.4兆外匯存底來保持美金的價值不貶值。做法是:每當美金價值要升值時,中國就會向美國財政部買進大量的公債券(Treasuries),這樣就會使得美金的價值不升反降。而人民幣相對於美金的匯率,也可以永遠不升。
這兩種說法,其實彼此有矛盾。如果按照第一種說法,中國將人民幣死盯美金,那麼人民幣的價值將隨美金價值的高低而浮動。如是這樣,就不能說中國將人民幣價值靠人為的因素來壓低。如果按照第二種說法,中國將它外匯存底的豐實美金購買美國政府債券,為的是要迫使美金價值升高而人民幣價值保持低落的話,那麼為甚麼中國還有必要將人民幣死盯美金呢?何況,一個外國以手中的美金購買美國的公債券,目的在投資(至少是保值)。為甚麼投資人蓄意要看到美金價值下降呢?中國買了那麼多的美國公債,如美金價值下降,中國不是也將受損嗎?
再者,這兩個說法,都經不起事實考驗。第一,世界上至少有17個國家(或地區)將它們的貨幣牢釘在美金之上。除中國外,其他16個國家(地區),包括荷蘭、約旦、黎巴嫩、沙地阿拉伯、維內瑞納、香港等。美國為甚麼在這17個國家(地區)中獨獨找上中國呢?雖然1971年簽訂的,《斯密松尼安協議》於1973年開始將原有各國貨幣的匯率遵循“自由浮沉”原則,改為由國際市場決定,但依國際法來看,沒有簽約的國家,就不受該協議規定的約束。第二,美金既然是國際上普遍承認最有權威性的共同貨幣,很多外國將其外匯存底的美金購買美國公債,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中國就像很多國家(譬如日本.印度等)一樣做法,將它手中的美金用來購買美國的公債。現在,要將中國這樣做法硬說是操縱貨幣,企圖導致美金價值居高不下。似乎很難自圓其說。
美國人指控中國對貨幣操縱(currency manipulation),是違背國際規範。我們來看看國際規範是怎麼說的。國際法的領域中,可以扯得上關係的不外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貿易組織〉(WTO)。二者中,後者(WTO)只是“禁止”會員國政府對其國際貿易橫加“補貼”(subsidy)而已。僅IMF明文規定“禁止”以操縱貨幣來取得不公平的貿易優勢。由於IMF的職責在觀察與監督國際金融制度(包括貨幣兌換)的穩定性,所以因美國的申告也對“人民幣匯率偏低”一案做過檢驗。但據我所看到的資料,IMF對人民幣價值偏低的認證,僅採用中國自2002年以後長期以來在外貿以及外匯存底大幅增長的事實,作為判斷中國操縱貨幣的依據。個人認為,這種認定,與美國控訴中國蓄意壓低人民幣兌換美金的匯率,並無法扯上關係。就好像一個驗屍官報告,斷定被控殺人的某甲身體魁梧、體力充沛。但僅此並不能證明某甲與某乙的死亡一定有關。
中國為何亦有逆差現象
今日國際貿易,不管牽涉雙邊或多邊,通常都以美元做交易的共同貨幣。按照美國人的說法,美國與中國貿易的大幅逆差,是由於人民幣被人為手段壓低(使得中國外銷物品價格奇低)而來。如果此話當真,那麼中國在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貿易,都應該有同樣的優勢、而佔有同樣巨大的順差。換句話說,中國所有的其他貿易夥伴也應都像美國一樣,全有巨幅貿易赤字的問題。可是,事實並非如此。譬如,中國與東盟(ASEAN)十個成員國的貿易,常有逆差問題(中國擔受逆差)。這不很奇怪嗎?另外,中國跟南韓、日本與俄羅斯的貿易,也常出現中國的逆差。這些如何解釋?也許美國會反駁說那是因為東盟國家跟中國的貿易,常用人民幣計算。如果是這樣,那麼為美國計,以後和中國貿易,也都改用人民幣(代替美金)交易,不就問題解決了嗎?
結語
總結以上各點,中國在因應美國對人民幣的指控,有三個辦法:第一,是提醒美國對它在國際市場輸出沒有實際競爭力,須自我檢討。尤其要找出並正視美國貨品成本過高的癥結所在。第二,是要提醒美國,中國與其他國家貿易中,常常是中國有逆差。譬如ASEAN十國,南韓,日本等等(中國可提供這方面詳盡的數據)。如果美國認為人民幣匯率是導致美國與中國貿易中大幅逆差之成因。那麼為什麼中國的其他貿易夥伴常常有從中國得來的順差?美國為什麼不能跟它們一樣也享受同樣的順差呢?第三,如果美國認為中國蓄意將人民幣兌換美金的匯率壓低,因而不滿,那麼,將來中美貿易可將美金換成人民幣來交易。
總而言之,美國一味將注意力盯在人民幣匯率這一非問題的問題上,不但無濟於事,而且會使美國錯過了真正導致其外貿逆差的元兇。3月24日有重量級美國經濟學家數位在國會作證,宣稱如果人民幣升值40%,將給美國帶來120萬工作機會。這也許對美國人很動聽。但是如果就因為這個理由來指控中國壓低了人民幣的價值,並沒有說服力。異地而言,如果中國的經濟學家“東施效顰”,也說美金如升值40%,將為中國帶來一萬萬個工作機會,難道這樣就能成為讓美國把美金升值的理由嗎?
還有一點,即美、中之間雖然在普通商品貿易上是美國逆差,但在服務業的貿易上,美國卻有順差(中國逆差)。美國國會如要在對中國普通商品輸入強加苛稅,以示懲戒,那麼中國以同樣道理,在美國的服務業對華貿易上,是否也可如法炮製地加以懲罰性的課稅呢?
所以,一個很容易克服美、中貿易逆差最務實可靠的公平辦法,還是增加美國對中國的輸出。溫家寶總理已明確表示中國願意由美國進口更多商品。可是,問題是美國能開放它自冷戰以來的對中國高科技物品禁運嗎?短短五年前(2005)中國國家海外石油公司(CNOOC)要以185億美元收購美國坐落加州的UNOCAL石油公司(美國第七大石油公司),卻遭美國國會橫加政治干預,無法成交。結果,中國只好轉向拉丁美洲與中東及非洲各地採購與投資石油。等於是美國國會幫助了這些其他地區把本來是美國的更多就業機會轉移了給它們!
中國可以正告美國用政治手段干擾國際貿易,除了違背〈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外,還造成了美國自己幫助自己外貿逆差的成長。所以,怪不得別人。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5月號,總第14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