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經濟日報:歐債危機牽一髮動全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3 09:55:00  


  中評社台北5月3日電/希臘債務危機正快速蔓延到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及意大利等所謂“歐豬五國”(PIIGS);上月28日歐洲央行(ECB)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緊急集會討論對希臘紓困,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昨(2)日則表示,將接受規模約240億歐元的撙節支出新方案,以換取1,200億歐元(1,590億美元)的金援,歐元區財長亦於昨天集會討論具體作法。但很多專家並不看好紓困效果,部分人士甚至憂慮,此一債信危機可能失控並危及歐元,甚而演變為歐洲版的次貸危機。

  台灣經濟日報指出,以現有情勢而言,希臘債信危機尚不致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但事態發展仍讓金融市場憂心忡忡,因希臘債務黑洞超乎預期,向歐盟及IMF提出的450億歐元貸款,只能應付到今年底,預估至少需1,200億歐元才能紓解危機。此外,危機已擴散至其他歐洲國家,預估光對希臘等四國紓困,需動用6,000億歐元,占歐元區其他國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8%。在歐盟居關鍵地位的德國對紓困態度極為謹慎,原因不僅是該國人民強烈反對金援揮霍無度的希臘,梅克爾政府亦擔心此例一開,後續紓困將成為錢坑,故強力要求希臘先提出削減支出計劃,從而讓紓困案拖延。

  社論認為,歐洲債信危機已嚴重衝擊歐元的穩定性。歐元作為歐元區16個國家的共同貨幣,基礎並不穩固。在制度設計上,加入歐元區國家的財政赤字須在GDP3%以下,債務餘額須在GDP60%以下,且需承諾本身貨幣與歐元掛鉤,等同失去貨幣政策自主性,也失去運用匯率政策以因應貿易失衡的彈性。由於歐元區各國的生產力差異很大,經濟問題亦截然不同,體質不好者幾乎只是靠借外債解決問題,也導致財政紀律形同虛設。希臘政府去年預算赤字比率為13.6%,國家負債率為113%,皆遠超過歐盟規定上限;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的赤字比率亦分別達9.4%、11.2%、14.3%,問題嚴重性直逼希臘。

  希臘退出歐元區、債務違約及歐盟有條件援助,是此一債信危機的三個可能選項,前兩者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歐盟各國對歐豬五國貸款金額龐大,包括政府及銀行貸款估計超過2兆歐元;希臘倒債,德國及法國銀行業受傷慘重,歐元國家早已同乘一條船。不過,情勢應不致太過悲觀,主因近期歐元大幅貶值,西班牙等出口已有明顯改善,實質收入的增加有助化解外債壓力;即使情勢惡化,歐盟也會採取類如美國挽救次貸危機的大規模紓困作為,以避免歐元區的經濟災難。

  歐豬債信危機也觸發全球主權債務危機的風險;據估計,為支應金融海嘯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有富國俱樂部之稱的經合組織(OECD),其成員國主權債務占GDP比重已從2006年的44%急升到今年底的71%;而美國政府去年預算赤字已達1.4兆美元,約占GDP一成,整體債務更逾12.3兆美元,較2006年大增五成%,因而希臘債務對比美國可說小巫見大巫,但市場也因此升高對美國債信的憂慮。美國公債的最大擁有者大陸及日本都已開始減持美債,但美國因赤字擴大,發行公債需求更殷,設若市場信心動搖,後果將極為嚴重。

  在可預見未來,主權債務危機將是全球金融市場的最大變數,亞洲國家包括台灣也難置身事外,因為希臘節衣縮食的連鎖效應,勢將阻礙景氣復甦之路;惟歐盟是大陸的最大出口市場,規模超過美國,近來歐元大幅貶值,稍可緩解人民幣的升值壓力,連帶也舒緩新台幣的升值壓力。面對詭譎複雜的國際金融情勢,政府必須強化觀照大局及應變的能力,眼中不能只有ECFA。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