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房產新政不要製造新腐敗土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3 00:29:31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新浪地產網刊載文章說,報載:上海樓市細則據傳將於近日出爐,調控細則中的房產稅徵收辦法將要求,不符合條件的房產擁有者,按照房產評估價值按年支付房產稅。部分業內房產估價師提出了可行性的質疑:面對上海規模浩大的存量房,若進行精准評估,大約需要28年時間。一般價值100萬元的房產,約需要5000元估算費用。徵收房產稅,又要通過評估價徵稅,這其中龐大的費用誰來承擔? 

  看了這條新聞,真是感慨良多。房地產市場遭遇政策阻擊,政府到處人為增加交易成本,試圖通過降低市場效率使市場價格降下來。金融危機衝擊,實體經濟不振,本來應當減稅使微觀經濟真正活躍起來,但我們每每看到的卻是加稅。加稅就加唄,商品房都有成交價,按照成交價格計算稅率是全世界通用的法則。但我們不用這個簡便易行零成本的辦法,偏偏要搞出一個什麼評估價來計稅。這下好了,光上海的評估就需要28年才能完成,以上海存量商品房4.98億平米,每平米2萬元均價來計算,市值約為99600億元,以價值100萬元的房產,約需要5000元估算費用計算,評估費無疑是個天文數字。一個房產新政,不說稅收本身,實現稅收的成本就以萬億為單位計,誰來為這筆天文數字的成本買單? 

  這還不要緊,要緊的在後面。假如這個“新政”實施,上海的房產估價師可就成了香餑餑,目前上海注册房產估價師有1351名,這一千多人將分享一個上萬億元的大蛋糕,無疑將會產生一個新的暴利行業和暴利階層。問題是,這房產既然是“估”的,當然會有很大的伸縮餘地。估多估少,全在於估價師的“專業判斷”。你想少繳稅,就得少估點價,這恐怕就得看估價師的臉色,其中免不了巨大的“灰色交易”。而估價師呢,那一定要看稅務部門的臉色了。你有資質,我得讓你去評估才行,還有這件事的“相關部門”,都會一窩蜂地擠過來。如此這般以來,你看評估環節不腐敗得一塌糊塗才怪。一個本來沒有多少腐敗的地方,“新政”居然提供了這麼肥沃的可以腐敗的土壤,這就是排斥市場強化權力的惡果。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政府重拳調控 樓市走向何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