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文史:《紅燈記》成為樣板戲內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5 00:10:24  


 
  於是,在20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樣板戲”便成了中國有史以來所未曾有過的一種政治文化現象,並深深地影響了整整兩代中國人,它的普及程度可以說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

  1970年5月,北京電視台將《紅燈記》拍攝成黑白畫面的電視屏幕複制片。隨後,八一電影制片廠於1971年1月由成蔭執導拍成現代京劇彩色舞台藝術片《紅燈記》。1972年,中央新聞電影紀錄制片廠又拍攝了鋼琴伴唱《紅燈記》,其中選出李玉和的唱腔《雄心壯志衝雲天》、李鐵梅唱腔《仇恨入心要發芽》、李奶奶唱腔《血債要用血來償》等,與革命交響音樂《沙家浜》和鋼琴協奏曲《黃河》之《黃河船夫曲》一起,合成一部獨特的藝術影片。1975年,由八一廠拍攝、成蔭擔任導演的以維吾爾族民間音樂為素材移植的《紅燈記》,再次搬上銀幕,成為繼故事片、現代京劇影片、鋼琴伴唱影片之後的第四種同一主題的藝術作品。

  《紅燈記》登上神壇

  1967年5月,為了紀念毛澤東著名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5周年,全國八個“樣板戲”進京演出。

  這次演出,是一次全國性的“樣板戲”大會演,規模和宣傳都遠遠地超過了1964年的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在這次會演中,《紅燈記》再次向全國各劇組創立了“樣板”。

  當大幕徐徐拉開,只見劇組的主要演員(絕不要反面演員)一律著戲裝站在台上,手捧《毛主席語錄》貼在胸前,和觀眾一起高唱《東方紅》。演出結束時,主要演員又帶妝站在台上,在強烈的音樂伴奏下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聲音在劇院裡回旋,唱了一遍又一遍,反覆唱,直至目送觀眾退場畢,演員才退回後台卸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