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日報:戶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4 11:44:22  


 
戶籍、出身、企業身份等差別,成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基尼系數在0.3左右,90年代中期達0.42,但到了2010年,已經達到0.48。這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正在不斷擴大。收入分配問題不僅影響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更事關社會穩定,已成為當前改革的焦點問題之一,整頓收入分配不公迫在眉睫。”李實說。

  李實認為,絕對的平均不叫公平,收入差距有值得肯定的部分。計劃經濟時代,職工工資實行固定晉級,人為地壓低了人力資本報酬,是不合理的。讓受高等教育的、從事“高知”、“高技”職業的人獲得高收入,符合市場經濟法則。“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透露家中有七輛車時,社會評價一致正向,就是因為這真正體現了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公平原則,實現了市場經濟‘教育投入與財富產出相關’的效率法則。用高收入激勵教育投入,從而提高整個國家人力資本的素質,這一點毋庸置疑。”李實說。

  然而,由於目前缺乏科學公正的人才評價體系和充分競爭的人力資源市場。教育投入的價值並未充分體現,而戶籍、出身、企業身份等差別,已成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調查顯示,北京等地黑市為應屆畢業生“代辦戶口”的價碼已經漲到10萬元以上,而幫助一個大學生進入“國字號”大企業特別是壟斷企業,中間的“幫忙費”、“好處費”已飈至十幾萬甚至數十萬元。至於企業、政府領導讓自己子女“潛規則”就業的新聞,也不時見諸媒體。

  “工薪階層、農民家庭的優秀子弟通過自身努力‘鯉魚躍龍門’、入職高薪管理機構和行業的機會越來越少,這不僅削弱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人力資本的效率,也導致收入階層的不斷分化與強化——富者愈加富有,貧窮家庭延續貧窮。”李實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