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戶籍改革勢不可擋 福利或將逐漸取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5 09:26:23  


  中評社香港6月5日電/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年來,關於戶籍改革的呼聲一直很高。其實,“戶籍”本身只是一種登記制度,關鍵在於戶籍准入的各種條件和戶籍背後的各種權利和福利,造成了身份差別。 

  這一條消息來自今天出版的《中國青年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副部長貢森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說到,戶籍改革的重點,是要剝離附加在戶口上的權益和福利,同時又必須找到一種替代性的人口管理手段,以保證人口的有序流動。

  國研中心最近完成了一個相關課題的研究,課題組認為:當前戶籍改革應該遵循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使原來的“高門檻、一次性”,過渡到“低門檻、漸進式”地獲得權益。也就是說只要滿足最低的居住條件,就可以辦理居住證,享受與原戶籍人口同等的選舉權和就業權,同等參加社會保險的權利,以及免費享受義務教育和基本免費的初級衛生保健;而被選舉權以及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等社會救助的享受資格,要具有一定社保參保年限或繳稅年限才可獲得;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部分與戶籍掛鈎的特殊行業就業資格、參加高考資格,可以通過更合理的替代性管理手段,有條件地放開。

  上海市政府昨天召開了一個新聞通氣會,首次公布了上海市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實施意見的徵求意見稿。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這條信息:公租房申請將不限戶籍。也就是說外地人有望入住,不過外地的申請者必須符合這兩個條件:一個是有上海市居住證,連續繳納社會保險金達到規定年限,第二個就是已與上海就業單位簽訂一定年限的勞動或工作合同。而這個要求也正對應了“低門檻、漸進式”的思路。

  “北京中小學取消戶籍壁壘 外地生可免費入學”這是最近一段時間比較受關注的消息,1986年制定的北京市《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目前已經被廢止。這個規定被廢止後,在免費和就近入學方面,北京市和外地戶口將享受一樣的待遇。

  搜狐網發起的一個“戶籍改革新思路”的投票統計中,其中一個選項得到了七成人的贊同,大家認為,最主要的是公民的受教育權,能否改革戶籍制度實際是利益的一次再分配,但願孩子能是這次利益分配的受益者。可以看出,教育公平是由戶籍引發的問題中最受關注的內容。

  從北京中小學取消戶籍壁壘這件事上,可以說這是個了不起的進步,這就意味著,沒有外地學生與本地學生的區別,一視同仁,顯示出教育公平公正。

  其實,無論是教育,還是住房,應該說,以上這幾條新聞無不傳達著這樣一條信息:戶籍所帶來的福利將逐漸淡出。無論是入學、醫療、就業等等的社會福利上面,本市和外地戶口之間的區別將越來越小,壁壘也將被逐漸打破,這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但是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要將這些好事真正辦好,還得有一系列配套保證,比如說,北京目前從教育資源的分布看並不寬鬆,尤其是一些好一些的中小學更是人滿為患。外地生免費就近入學,現有的學校能接納得了嗎?能消化得了嗎?同理,在各種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公共產品都並不寬裕的大城市,在戶籍改革的同時能否真正做到讓外地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城市的公共資源的發展又如何能滿足人口增長的需要?這都是需要研究、需要解決、更需要落在實處的問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