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評論:文化傳承不是只挖祖宗的遺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9 00:07:26  


名人故里之爭,已經成為當下中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且熱度持續不退。
  中評社北京6月19日電/此間中國青年報發表評論文章說,如果我們的文化傳承只停留在“有什麼”的認知層面,說明真正的民族文化精髓已經流失了,只剩下一些古物被今天的人們挖掘、爭搶、利用,搞個“名正言順”的建築項目,辦個展覽,陳列一番,美其名曰振興旅遊業。一個注重文化傳承的民族,發展到廣曬已有的珍藏去掙觀瞻費,多少顯得文化品格在丟失,人文精神在墮落。 

  停留在文化“有什麼”的思維層面,一定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恨不能讓所有的文物馬上出土,不給後人留一點發展的空間。這不,趕著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文物出土蔚為大觀,讓人目不暇給。 

  請看近日各媒體中的醒目標題:“金沙博物館,三千年古蜀文明的橫空出世”,“山東濰坊出土1800年前東漢石俑像”,“讓沉睡的風景大放異彩視頻:廣東廣寧再現戰國墓葬”,“鄂州市組織搶救性發掘古墓葬十座”,“沉睡千年的曹操高陵墓仍有諸多未解懸念”,“南京六合一工地出土千年銅鏡和佩劍”……似乎那麼多古文物都等不及了,紛紛選擇在今天這個時代主動出土。筆者擔心,這樣下去怕只留下一片文化沙漠和挖掘剩下的幾處洞穴。 

  文物出土之後會怎樣呢?顯然,依托著文物讓經濟再上新台階是“開發”的動力。前一天剛剛是“曹操墓珍寶出土:口含稀世明珠價值超千萬”,明天就可能有人質疑“‘曹操口含翡翠價值千萬’消息不實”;一幕幕鬧劇紛紛上演,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亂人耳目而已。其實,這正是商業邏輯壓倒文化邏輯的必然結果,文物搭台,經濟唱戲,一切為了GDP。可惜的是人們手中攥了點挖來的、騙來的、炒來的鈔票,卻聽任社會價值和人文精神不斷流失,經濟效益不能持續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