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國務院下月料深入討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1 09:15:49  


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昨晚強調,是次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不會對人民幣匯率進行一次性的重估調整,同時要確保匯率波動幅度可控,防止市場力量引起匯率超調的可能性。
  中評社香港6月21日電/中國宣布恢復人民幣匯率彈性,迎來國際社會一片讚賞,市場亦拭目以待人民幣如何“升值”。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昨晚強調,是次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不會對人民幣匯率進行一次性的重估調整,同時要確保匯率波動幅度可控,防止市場力量引起匯率超調的可能性。他還稱,當前不宜單純依據美元來衡量人民幣匯率。

  另據外電對14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人民幣兌美元到年底時可能升至6.7元,較上周五的6.8275元約升值1.9%。

  大公報報道,央行新聞發言人昨日在新聞稿中以問答形式,詳細介紹了為何當前是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有利時機,以及如何將匯改可能帶來的負面衝擊最小化(具體見表)。但沒有提及重啟匯改的具體時間和匯率變化的具體措施與幅度。對此,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先安預計,7月21日左右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討論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一事。

  國務院下月料深入討論

  對於央行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突然宣布重啟匯率改革,國內外政商各界多數都以意義非常重大來評價。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稱,這標誌著因為金融危機影響而採取的臨時性固定匯率政策的結束,也意味著可能的無窮無盡的人民幣升值博弈的結束。

  高盛駐倫敦首席經濟學家奧尼爾(Jim O'Neill)更表示,中國央行此舉顯示出,中國領導人確信,全球經濟反彈是可持續的。中國可能正在採取一些措施挽救全球市場,這可能將市場對歐洲貨幣聯盟和歐洲主權貨幣的擔憂中轉移出去。

  “不僅對中國有利,更對全球經濟有利,”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指出,人民幣匯率的變化還有利於彰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這樣無疑對中國長遠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王慶分析稱,從短期來看,人民幣的升值有利於控制通貨膨脹壓力,這樣就能保持整個宏觀經濟環境的穩定。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的恢復彈性隨後可能出現的升值對中國經濟的調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以內需為主的一個經濟增長引擎是很重要的。雖然對一些出口企業有一些不利影響,實際上看長遠一點,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和升值有利於提高中國出口企業整體的定價能力。此外,匯率政策的變化也減少了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降低了未來進一步出現政策緊縮的可能性。

  兌美元年底或見6.7元

  對於未來六個月,市場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可能有限,因為最近兩個月來,人民幣已對歐元升值15%,實際有效匯率也升值3%以上。根據彭博對14位分析師的調查中值,人民幣兌美元到年底時可能升至6.7元。來自市場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六個月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上周五漲0.5%至6.7596,反映市場料人民幣將較即期匯率6.8262升值1%。央行新聞發言人昨日也排除“大幅度升值”,並表示將防止“過度”波動,確保匯率的可控性。

  不過,中國央行政策的改變並不是醫治全球經濟不平衡的萬能藥。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John Frisbie表示,人民幣匯率的改變並不會對中美雙邊貿易平衡造成影響。Frisbie說:“我們大部分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是以前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的。我們不從中國進口,我們很可能會從其他地方進口。”

  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羅奇強調,諸如中國等貿易盈餘國家將不得不採取措施刺激私人需求,而諸如美國等國家則需要向外界做出採取措施整固財政狀況並刺激個人儲蓄的承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