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玉架山又現高級貴族墓 玉梳背是身份象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3 00:06:32  


 
  考古再延伸——

  遠古浙江也是中華文明源頭之一

  此後,更有學者提出,良渚文化後來並沒有消失,只是北上融合了中原文化,向黃河中游、下游遷徙,再轉而南下融入古蜀文明:同時代數千公裡外的三星堆青銅縱目人面像,極有可能系由良渚神徽演化而來。而後來商周鼎器上與良渚器物上極為相似的雲雷紋,則良渚文化北遷的明證。

  事實上,一直被誤讀為蠻荒之地、文明起步較遲的遠古浙江,不只是有文化輸出。今年6月正式公布的長興七里亭、銀錠崗舊石器遺址考古成果顯示,100萬年前浙江已有人類活動,而且有和吸收其他文化類型成果的痕跡。

  在銀錠崗遺址中,人們發現了一種在北方比較主流、而在浙江尚屬首次發現的“砸擊法”石器製作工藝,即把一塊石料放在另一塊大石頭上,一只手握牢石料,另一只手握住石錘砸擊之。這樣砸下來的石片,體積小而長,而且往往一頭有碎片剝落痕跡。

  據悉,以往發現的南方舊石器,通常都偏大偏重,這可能跟南方盛產鵝卵石、通常用“摔擊法”製造石器有關:把石料放在地上,然後抱起另一塊石頭重重摔過去,這樣敲下來的石片,形狀隨機性很大。顯然不如“砸擊法”先進。
 
  (文章來源:杭州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