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誰在天安門廣場升了26年的國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8 15:50:33  


  新中國成立後有26年是他一人在天安門升國旗
 
  1949年10月2日,也就是開國大典的第二天,由北京市供電局工人陳紅年擔任天安門廣場升降國旗任務。因為開國大典時升旗用的電動升旗裝置,是由當時冀北電力公司北平分公司設計的,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20多年裡,天安門廣場升降國旗的任務就很自然地落在了北京市供電局的身上。

  1951年9月30日下午,電力公司一位領導把胡其俊叫到一邊,說組織上決定交給他一個光榮任務,從明天起接替陳紅年在天安門廣場升降國旗。

  胡其俊聽後又是高興,又是激動,又是擔心。高興、激動的是自己這個在舊社會吃不飽飯的窮苦人,成了新中國國旗的升旗手;擔心的是這是由毛主席親自升起過的五星紅旗,由自己來擔負升旗任務,怕不能勝任。

  第一次升國旗恰逢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二個國慶日,天安門廣場將舉行開國大典以來每年一次的盛大閱兵和群眾遊行。頭天傍晚,胡其俊從天安門廣場管理處領來國旗,晚上根本無法入睡,不時地起身看看鬧鐘,生怕第二天晚了。天剛蒙蒙亮,他便急急忙忙地穿好衣服,一氣兒跑到廣場的旗杆底下,仔仔細細地將國旗系好、展平,然後遙望天邊,等著太陽出來。當第一次順利完成任務時,胡其俊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比喝了半斤二鍋頭還帶勁。

  那時,看升降國旗的人並不多,偌大的廣場上除了有幾個解放軍哨兵外,沒有如今這麼多的群眾觀看。升旗的設備沒有現在好,也不奏國歌。每次胡其俊跳進旗杆邊的漢白玉欄杆,爬上台座,用銅絲將旗套緊緊綁在旗杆的升降鋼絲繩上,然後就等著日出。當時北京沒有什麼高大建築物,廣場東邊的革命歷史博物館也沒有開始建造,在天安門廣場上就看得見太陽升起來。等天邊的太陽一冒紅,他就趕緊扳動旗杆底下小配電箱上的開關,旗幟就緩緩地升上了天空。每次升完國旗後,他都要跑到很遠的地方再看一看,確認國旗是升到頂了,才放心離去。

  說起來,那時升國旗只是胡其俊的一件“業餘”任務,平時他還得照常在班組里上下班。儘管家住城南,騎車趕到天安門廣場需半個多小時,但無論風霜雨雪、天寒地凍,他從沒有誤過一次升降國旗。天安門國旗旗杆長3.5米,用來掛特製的大號國旗,重15公斤。當大風刮起時,碩大的旗面容易兜風,旗杆的重量就不只是15公斤了;大雨天,一旦雨水澆透了國旗,15公斤重的旗杆就會增加一倍的重量;冬天旗上結冰,情況就更難處置。尤其是電動裝置出現故障,全要靠雙臂將碩大的國旗升至22.5米高的旗杆頂端。

  當時北京風沙大,天安門廣場無遮無攔,就更覺得風大,好幾次升旗時胡其俊被狂風卷下兩米高的旗杆座,每次他都是連身上的塵土都顧不得拍,再可勁爬上去。嚴寒季節,他也只能騎自行車趕到天安門廣場,北風刺骨地吹著,地上冰雪不知使胡其俊滑倒過多少次。

  那時,升降國旗儀式簡單,不奏國歌,也沒有多少圍觀的觀眾,但胡其俊心中唱著一首歌,心中的歌伴著國旗徐徐升起,高揚在祖國的藍天。

  天安門廣場升降國旗已經歷60載,而在這60年中有26個年頭是由胡其俊這樣一個普通工人升降國旗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